10月23日晚,外国语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开展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简称CATTI)备考策略与实战技巧报告会,活动邀请淮南师范学院教授熊欣博士,做了题为《“走出去”与“引进来”:论翻译中的生态平衡》的学术报告,针对CATTI二级笔译考试对研究生进行了考前指导。副院长韩利敏教授、张凤梅教授、学院硕士生导师以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活动由副院长韩利敏在线主持。
在报告中,熊欣教授首先指出:国际交流离不开翻译,翻译技巧与策略至关重要,这关系到翻译活动中译语文本和原语文本之间的语言文化因素、以及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他以CATTI笔译真题为实例,阐述了中译英“走出去”时本土文化准确传达的重要性,译者应通过归化与异化的有机结合,保持原文特色,信息准确,语言地道;同时,报告还指出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度对对外传播中的话语主导权的影响性,应实现“美己之美”。
此外,针对英译中“引进来”这一议题,熊欣博士表示: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译者都得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适时进行文化适配与解释以实现翻译活动中的“美美与共”,既保持语言的原汁原味,又能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他认为:翻译应确保术语使用的一致性、专业性和准确性,要清晰传达外来知识,使受众贴切感受译文中的异域特色,从而实现“美人之美”。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与熊欣就CATTI考试中如何建构译文、如何翻译不丢分、拿准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讲座不仅加深他们对“归化”“异化”两大策略的理解,还为CATTI考试译文建构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简称CATTI),是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负责实施与管理的一项囯家级职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是一项在全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的双语互译能力与水平的评价与认定。设立这一考试的目的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需求,加强中国翻译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人才的水平和能力,强化对翻译行业的管理,促进翻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使之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高质量翻译服务。
(文/图:崔巍;审核:唐雪梅,韩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