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师生混合型党支部激发基层党建新动能

发布者:何庆庆 发布时间:2022-11-23 浏览次数:98

本网讯 “在师生混合型党支部,导师和同学都是普通党员,当支部开展活动时,大家一起‘上阵’,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身教重于言传,老师们感染着我们每一个同学。”刁倩男如此评价师生混合型党支部。

我校外国语学院基于研究生成长特点,结合学科方向和研究生导师科研团队情况,按照差异互补、交叉融合的原则,于今年7月30日成立师生混合型“研究生导学党支部”,使导师当好“学业导师”与“思政导师”双重角色。把活动形式扩展到学习提升、科学研究、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心理辅导以及职业规划等各方面,促进学校“三抓”党建工作和“三全六专”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理论学习,补足思想之钙。

外国语学院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特性要求师生更应注重理论学习,强调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该支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翻译竞赛等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内容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重要论述。研究生导师党员参与竞赛准备、评委全过程,研究生及本科生共计约千人参与该活动。

研究生裴育说:“通过中英文版本的对比和翻译,领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对于翻译研究生来说是极好的专业学习素材,更是绝佳的精神滋养,激励我们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强化党建引领,以高质量研究生党建引领更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学位点建设。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导学支部的支部书记由高级职称、双带头人的研究生导师担任,学院分管科研与研究生的副院长以普通党员身份编入导学支部。学院党委书记董金权直接联系该支部。

研究生导学党支部聚焦研究生教育培养短板弱项,为增强研究生专业竞争力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全院研究生开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二级笔译备考活动,支部安排党员同学组成备考工作小组,及时分享备考资料和信息,每周自主组织模拟机考,为全体同学的备考做好服务保障,研究生导师全程参与此项活动,及时给予学生备考指导;线上线下结合面向全院学生开展CATTI二级备考经验分享会,支部书记、硕士点负责人全程参与指导,优秀硕士研究生作精彩发言,整个活动通过榜样示范和朋辈“传帮带”引导学生全体“学”起来;支部书记带队,支部师生党员先后前赴合肥、蚌埠、淮南等地开展招生宣讲活动,吸引了更多优秀生源报考该校翻译专业硕士,今年报考人数同比增长20%。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传播中国文化的赋能者”和“中国治理方案的传播者”。

研究生导学党支部充分利用导师课题资源,积极对接芜湖市政府及相关旅游部门,主动融入地方文化传播和文明创建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地方文化“代言人”。

该党支部开设“芜湖故事 WuhuStory”公众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图文并茂的设计,中英双语结合的方式,对以芜湖为中心的皖南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挖掘、阐释、宣介;开设“啄木鸟WoodPecker”公示语纠错公众号,对芜湖市及周边地区景点等公共场所公示语中的英译错误进行纠正,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维护芜湖人民城市新形象;创建电子期刊《Transfun》(《译趣》),以学院翻译研究所为基地,对学生各类获奖翻译作品进行宣传展示,为翻译爱好者提供交流和研讨平台,在全院范围内形成关注文学、阅读经典、文化传译的积极氛围。

落实“学生中心”理念,通过个性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人才“量身定制”。

外国语学院硕士点目前主要招收翻译硕士,学生毕业即进入市场就业,考博积极性不高,为帮助学生系统构建语言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语言内涵和学术素养,提高学生就业层次,支部导师齐发力,纷纷亮出专业硬货干货。

研究生导学党支部成员、研究生导师刘运锋博士擅长做语言学实证研究,每周义务为研究生开设“语言学论坛”,讲授语言学知识,分享实证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提升专业内涵;研究生导师唐雪梅教授是学院脑电与语言研究中心负责人,她将学科交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带领研究生走进实验室,手把手教学,全过程指导,指导学生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和高层次学科竞赛获奖,研究生整体学术意识和学术能力不断增强。

研究生沈乐先说:“我们文科生能走进实验室,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于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悉,外国语学院在成立研究生导学支部的同时,还成立了“暑期留校学生临时党支部”,在暑期留校学生考研、学生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学院将结合“三全六专”工作方案,在寝室成立社区类功能型党支部,通过“5号室友”“41号学员”“每日有约”等一线工作法实施“党员领航员计划”,真正做到“学生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的组织在哪里,事业发展的动能就在哪里”。

(文:李新国、刘云云;审核:董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