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收到合肥市幸福路小学与昕艺康复中心两所学校感谢信。信中对学院“合青护航”实践团队的辛勤付出、优秀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并对学院给予青年发展的重视和关怀表示感谢,期待进一步推进“大手牵小手”行动,继续深化“计算机+”志愿服务合作,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2025年7月以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青护航”实践团队赴合肥市幸福路小学与昕艺康复中心两所单位开展系列活动。该团队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安全教育、红色文化传承等活动,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心理关怀与疏导,播种向阳新力量。实践团队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决定采用自画像的方式鼓励昕艺康复中心的孩子们表达他们的童真心愿。活动过程中,团队志愿者遵循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场景,逐一进行自画像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艺术表达与互动交流,志愿者引导孩子们逐步探索自我、悦纳自我,释放情感,在欢声笑语中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分享环节,团队成员结合奖励机制来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孩子们虽羞涩却勇敢登台展示画作,志愿者则以掌声和鼓励积极回应,让“勇敢表达”的精神悄然传递。这场以画笔完成的特殊对话,为特定群体的成长之路注入青春关爱,也生动展现了徽程学子躬身实践、担当奉献的情怀。在幸福路小学,实践团队则致力于提升孩子们的心理调节能力,联合学校所在柳荫塘社区团支部设计了“彩色分组・情绪密码”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团队成员准备红、蓝、绿三色纸条,依次代表愤怒、害怕、平静三种情绪,通过趣味互动、情感表达和团队协作,引导孩子们认识情绪、表达自我,一系列具象化的表达为幸福路小学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温暖的心灯。
安全教育“E”路行,守护生命防护网。为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意识,实践队成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安全专项教育活动。在昕艺康复中心,实践团队重点普及“防溺水、防欺凌”等安全自护知识,尽可能帮助孩子们主动识别身边的危险行为,远离安全隐患,并倡导大家共同呵护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安全知识宣讲环节,志愿者通过趣味短视频、现场讲解等形式,主动营造融洽氛围,用简单易懂的生动案例寓教于乐,帮助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并鼓励他们遇到困难及时向亲人、老师寻求帮助。在幸福路小学,实践团队则侧重于防溺水、防诈骗、消防安全,为辖区青少年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安全课堂。活动在互动游戏中拉开帷幕,在“安全心理盲盒”环节中,团队成员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经验分享等环节,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互动中掌握实用知识,筑起安全屏障。团队成员贴近童心,用一堂课的时间默默守护一群儿童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平安,彰显了当代青年人的价值与责任。
红韵护航暖童心,家国情怀心中存。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合青护航”实践团队的10名队员,带领着康复中心的30余名孩子开展了一场红歌教唱活动。实践团队精心挑选了《歌唱祖国》作为教学曲目,并将红色文化有机融于教育中,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教学现场,团队成员根据每个儿童的特殊性,灵活调整教学节奏,配以形象的图片讲解和有趣的肢体动作,让学唱过程变得轻松而愉悦。当唱响“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时,孩子们热血沸腾,挺直腰杆,歌声愈发洪亮,眼神愈发清澈,内心更加笃定,向所有人展示他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国家是他们的根与魂,悄然将爱国的种子播撒进幼小心灵。本次教唱活动是艺术美育与红色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温暖力量。
以行践知获表扬,“计算机+”步履不停。作为校级揭榜挂帅项目,该实践团队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将个人理想融于社会实践,出色地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并于近日收到了来自合肥市柳荫塘社区团支部和昕艺康复中心的两封感谢信,给了全体成员极大的鼓舞。实践团队全体成员表示,这份荣誉既是鼓励,更是责任与担当,当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这份认可,是对学院育人实践工作的最佳注解,也是对学院持续打造“计算机+”志愿服务品牌的成果体现。
未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社区的合作,履行社会责任,以更多元的形式服务社会需求,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周荣凤、“合青护航”实践团队;图:“合青护航”实践团队;编辑:周芳婷;预审:孙德茹;审核:李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