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之十二】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薪火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子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实践活动

7月23-24日,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赤焰寻踪”实践团队怀揣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以“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奔赴六安市金寨县红军广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纪念堂中缅英魂,烈士名录诉忠情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来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纪念堂庄严肃穆,“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对联格外醒目。在纪念堂内,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金寨籍红军中曾任团职的烈士名录,领悟一个个名字背后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

纪念塔下忆功勋,军事展品彰国力

走出纪念堂,红军广场上巍峨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瞬间映入眼帘。塔顶的红星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犹如一盏永恒的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也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不朽传承。

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59级台阶拾级而上。这59级台阶,每一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寓意着金寨诞生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赫赫功勋。他们的丰功伟绩,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深深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站在纪念塔前,成员们庄严肃立,静静凝视着这座庄严的建筑,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广场上陈列着一架退役的歼 -8战斗机,与纪念塔的红色历史相互呼应,让团队成员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深刻内涵。团队成员仔细观察着战斗机的每一个细节,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更加坚定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参观红色展厅:重温历史,传承精神

团队走进红色文化展览厅,仿佛踏入时光隧道,被浓厚的历史氛围包围。展厅内,“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庄严肃穆,下方造型独特的展示,将中国工农红军多支队伍的旗帜有序排列,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支英勇无畏的红军队伍,它们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与牺牲。活动期间,同学们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全面了解了金寨县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辉历史和伟大贡献。

此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接受了红色教育,传承了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革命先辈们的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今后,团队成员也会继续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金寨的红色场馆,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陈涛、舒成诗;图:“赤焰寻踪”实践团队;编辑:周芳婷;预审:孙力力;审核:孙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