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鲍中运博士在多媒体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CCF-A类国际顶级会议ACM Multimedia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7月5日,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MVIC团队青年教师鲍中运博士在多媒体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CCF-A类国际顶级会议ACM MM上发表了题为“I2HDiffuser: Image illumination Harmonization Meets the Diffusion Model”的最新研究成果。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合作者包括武汉大学肖春霞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付刚博士等,这也反应出我院在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次入选的研究工作“I2HDiffuser: Image illumination Harmonization Meets the Diffusion Model”聚焦于图像融合领域中物体高真实感光影一致性生成任务,针对现有算法面临的图像融合物体光影“融不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条件扩散模型的高逼真图像协调方法,通过联合频域特征对图像外观内容信息进行有力增强,以及利用空域特征对图像前景与背景光照信息进行精准引导与融合,实现高真实感图像光影一致性生成。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相关图像融合算法相比,本算法实现了更加逼真的图像光影一致性融合效果。该研究成果为增强现实(AR)在游戏、虚拟数字人、沉浸式VR、智慧城市、元宇宙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鲍中运,工学博士,2024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同年7月加入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近年来,已在CVPR、ACM MM、AAAI、TVCG等国际计算机领域顶级(CCF-A)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增强现实中的智能重光照系统”获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总冠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2022年度创新实践之星。

(文/图:鲍中运;编辑:周芳婷;预审:严楠;审核:李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