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自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以来,聚焦“五个到位”建设标准,扎实推进“组织领航、政治定航、思想启航、制度护航、发展远航”行动计划,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基层党建质量创优为主线,聚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促共融的生动局面。
实施“组织领航”计划,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
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院党委获批学校“双强党委”“双强示范党委”“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软件工程系教师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全省高校“五星级党支部”,物联网工程系教师党支部获批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实施“政治定航”计划,确保政治把关作用到位
严把发展方向关,科学制定学科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严把人才选用关,成立人才引进工作专班,2024年招聘博士8人;严把政治审查关,定期开展教材自查和课堂督导;严把网络安全关,配备网络安全管理员和信息舆情员;严把党风廉政、师德师风关,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建立师德负面清单。软件211团支部入选安徽省高校联通杯“活力团支部”最具好作风TOP10榜单、计算机协会荣登“活力社团”TOP100榜单。学院获批校“文明院系”, 软件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获批“文明系部” 表彰。学院荣获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学院网站获评校“优秀二级网站”。
实施“思想启航”计划,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到位
对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有品牌有亮度有精度”的特色工作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结合“面向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凝练计算机专业课程,打造专业金课。依托红色资源创建“领航大讲堂”精品党课,通过“大学小镇”党建共建,将思政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
打造“E路同行”育人品牌,建设“双创”中心功能型党支部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型党支部,开展“计算机+”专业志愿服务。学院获评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分工会先获安徽省示范性“阳光家园”、校级先进“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1人获第三届全国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1人获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青年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校级“最美辅导员”,1名教师获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实施“制度护航”计划,确保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
对标对表,基层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彰显。打造“一支部一亮点”,塑造“党员一帮一”“党员亮身份”等党建品牌。2024年开展“过七一生日,读经典原著”和“党课开讲啦”活动,2025年开展“E路同行 年少有为”系列微党课活动。近几年,“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过验收,学院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新增校级党建品牌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1+3”党建共建项目验收获评1个优秀和2个良好。学院师生党员先后在省、校作典型交流发言10余次,获得安徽省“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
凝心铸魂,党员教育发展工作规范有序。探索实施发展对象答辩以及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榜样先锋 1+1结对帮扶”行动,实施党员档案“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近两年,发展3名年轻博士教师入党、1名年轻博士教师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实施“发展远航”计划,确保改革发展到位
聚焦“一融双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持续提高。软件工程学科在2024年中国软科排名第93,入选B+级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55,入选A级专业,两个专业均在安徽省非985/211高校中排名第一。高等教育评价机软科正式发布“2024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软件工程学科排名跃升至第31位,居省属高校第一,创历史最高排名纪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服务支撑“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近三年,学院获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教育厅项目8项,公开发表SCI,EI收录论文55篇,纵横向到账经费累计约2260万元。
学生多次在A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年均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表彰400余人次,获全国智能车竞赛一等奖4项、全国创新大赛铜奖1项、全国工业数字孪生专业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赛铜奖、入选“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业榜”。2025届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标志性成果,其中29名应届毕业生中,7人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录取资格,博士录取率高达24%。
(文:魏晓飞;图: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编辑:周芳婷;预审:孙德茹;审核:李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