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之四】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青护航”实践团队赴合肥市瑶海区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6月28日至29日,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青护航”实践团队以“红色薪火传,心灵共成长”为主题,赴合肥市瑶海区昕艺康复中心和幸福路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画笔绘就“小勇敢”,红色微光暖童心。在昕艺康复中心,团队聚焦关爱特殊儿童,精心策划了“自画像绘制与分享”活动。志愿者们以“勇敢做自己”为引导,耐心分发画具,鼓励孩子们用画笔勾勒自我形象。在温暖信任的氛围中,孩子们通过绘画探索内心、表达自我。分享环节,孩子们虽羞涩却勇敢登台展示画作,志愿者则以掌声和鼓励积极回应,让“勇敢表达”的精神悄然传递。这场以画笔完成的特殊对话,不仅为特殊儿童成长之路注入关爱,也生动展现了徽程学子躬身实践、担当奉献的情怀。

故事激发“大能量”,红色精神润童心。在幸福路小学,团队设计了“彩色分组・情绪密码”系列心理健康活动。通过“小剧场演绎”,引导孩子们模拟“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的场景;结合“小英雄克服困难”的故事案例,志愿者们引导学生理解“坚韧”的价值,并鼓励他们分享“生活中勇敢面对问题”的经历,对积极发言者授予“乐观向上”红色贴纸。在红色主题绘画环节,孩子们描绘“让自己变得勇敢的事”,志愿者及时给予“你做得和故事里的小主人公一样棒”等正向强化,巧妙地将红色精神的核心品质与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体验紧密联结。

本次“三下乡”活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子创新采用“生活化、场景化”方式,将红色精神的核心品质融入青少年可感可知的互动细节。从康复中心的“红色画笔鼓励”到小学课堂的“红色贴纸激励”,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红色薪火的当代传承——无需宏大叙事,只需在每一次真诚陪伴中播撒“勇敢、温暖、乐观”的种子,让红色精神如微光照亮成长之路。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贴近青少年的实践路径,让红色薪火在服务中持续焕发时代生机。

(文:周荣凤、合青护航实践团队;图:合青护航实践团队;编辑:周芳婷;预审:孙力力;审核:孙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