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三全六专”育人实践工作要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持续提升学生心理韧性与自我管理能力,4月初以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组织开展了以“心向晨曦,习惯致远”为主题的“21天效应”习惯养成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实践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习惯,以优质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品牌引领:以“21天效应”塑造习惯养成育人模式
“21天效应”源于行为心理学理论,即21天的重复行为可初步形成习惯。学院自2021年起创新打造这一品牌活动,结合学生成长需求与专业特色,每年设定不同主题,通过科学设计、朋辈互助、正向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坚持中收获成长。本次活动以“心向晨曦,习惯致远”为主题,设置五大打卡模块:“认知觉醒”共读计划:精选书籍《认知觉醒》,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每日心得分享,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笔墨润心”书法打卡:将美育与心理调适相结合,让学生在书写中静心凝神,陶冶情操;“代码筑梦”专业训练:结合计算机学科特色,鼓励学生每日完成编程任务,强化专业技能;“单词赋能”外语学习:通过英语打卡强化基础能力,助力学生四六级。活力跃动跑步计划:倡导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强化身体素质。
成效显著:310余名学生在坚持中收获成长
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大家通过打卡群分享自己的进步与心得,形成了良好的群体互动氛围。5月13日,在活动分享会上,同学们纷纷交流自己的体会与收获,2022级学生魏永雷表示:“通过‘21天效应’打卡,锻炼了自己的毅力与恒心,增强了自己的考研备考信心。”同学们对活动的改进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持续深耕:擦亮学院品牌活动的“心理名片”
“21天效应”习惯养成活动已成功开展8届,累计2400多位学生参加,为学生们构建出一个包容互助的成长社群,让学生在同伴激励中突破自我,实现习惯的良性迭代。未来活动将结合学生需求动态调整模块,如增设“英语美文阅读”,“时间管理”等新主题,将短期打卡与长期跟踪相结合,探索习惯养成的持续性评估体系,建立“习惯养成”优秀案例库,通过榜样宣传辐射更多学生。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将继续坚持开展类似的活动,为学生们搭建起连接同频伙伴的桥梁,通过交流共享强化朋辈价值引导,不断探索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培养身心俱健的全面发展人才。
(文:承孝云、黄琪;图:黄琪;编辑:周芳婷;预审:孙力力;审核:孙德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