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学院C座5楼报告厅,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成功举办“大模型学习及产业垂域大模型技术分享”主题沙龙活动,吸引了活动室成员、物联网2024级学生、2022级紫云英(智唐)班及对活动主题感兴趣的学生踊跃参与,共同探索大模型技术及学科交叉前沿。本次活动由物联网创新开放活动室、信息安全与大模型创新开放活动室联合承办,活动由物联网工程系副主任包象琳主持。
首先,活动室学生曹雪松分享大模型学习及辅助项目研发经验。他基于自身实践,从数据收集、模型训练优化到在项目中的实际运用,系统阐述了大模型在项目研发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大模型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还增强了项目结果的准确性。
随后的学习、项目进展交流环节,活动室全体核心学生围绕学习、项目进展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分享了各自在研究与实践中的成果和困惑,在算法改进、跨领域应用等方面碰撞出思维火花,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技术的理解。
短暂休息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刘涛为师生们介绍安恒副总经理郭洪涛、解决方案专家鲁晓璇,对两位专家表示感谢,对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也为后续分享做铺垫。
接着由鲁晓璇带来“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系统引领安全智能”的主题分享,鲁晓璇指出,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传统防护手段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威胁,而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系统凭借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海量安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精准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预警。通过实际案例展示,该系统在抵御高级持续性威胁、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等方面效果显著,让师生们对大模型在安全领域的应用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
在提问与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师生们就大模型技术的细节、产业应用前景等方面提出诸多问题,郭洪涛与鲁晓璇和分享者一一作答,展开深入探讨。从技术创新的难点到行业发展的趋势,交流内容丰富且专业,拓宽了师生们的视野。
此次主题沙龙聚焦大模型技术,涵盖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不仅为物联网2024级学生及相关活动室成员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也加强了学校在大模型领域的学术与产业互动。通过分享和交流,师生们对大模型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入,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紧跟技术前沿,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教学、科研及产业中的融合发展。
(文:包象琳;图:沈子墨、庞建旺;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