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公共课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考核,1月16日上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建设研讨会在C622举行。会议由教学副院长刘涛主持,课程负责人、学院督导及授课教师出席了会议,共同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出谋划策。
课程负责人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当前的教学实施情况。
随后,领导和督导组成员向课程组反馈了听课意见。他们肯定了课程在提升学生数字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研讨环节,各任课教师分享了自己教学经验和典型做法,同时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案、实验指导书和课程PPT、完善考核要求、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考核及评价的过程性管理也至关重要,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对于课程下一步的建设和改革方向,与会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建议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即时引入最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用案例;同时,通过项目驱动、案例演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议最后,刘涛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充分肯定了与会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学院将组织课程组认真考虑并吸收这些建议,推深《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同时,也希望与会者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共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会后,刘涛和汪婧结合授课教师的经验分享,针对完善每章节的教案、PPT、实验指导、作业等安排详细分工,责任到人。
本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不仅为《大学生数字素养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学院其他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文:汪婧;图:张伟;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