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开展了课程考核评分标准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旨在深入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程考核体系。本次研讨活动由副院长刘涛主持,各系课程大纲修订负责人以及学院骨干教师等参加。
会上,刘涛首先强调了课程考核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和推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合理的考核体系应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并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性。随后,刘涛带领各位老师围绕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考核环节,详细阐述了当前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他们指出,平时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表现、过程表现、作业、实验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评价学生的日常学习成果,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则通过机试或笔试的形式,分别考核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和整体学习情况。
针对理论课和实践课,老师们就如何优化各考核环节的评分建议标准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建议,平时成绩的评定应注重学生的日常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课堂表现、过程表现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作业和实验的评分则应更加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评分标准则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经过充分讨论和交流,与会人员认为,在已有评价建议标准上,可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和评分建议标准,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次对课程考核评分标准的研讨,不仅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贡献力量。
(文:包象琳;图:周芳婷;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