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计算机拔尖231班在4教112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同学交流助成长”活动。各研究室小组汇报了他们的学习进展和研究成果。此次交流旨在促进知识分享,提升团队合作,最终实现学术的深入交流。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刘涛、拔尖班班主任李志玲及31名同学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第一组:多模态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室汇报人曹煜就学习成果、学习问题、学习规划和专业外个人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小组内的交流互助情况,以及近期的一些竞赛成果。从课内到课外展示了他们充实的学习与生活,深受刘涛副院长的认可和同学们的赞许。
第二组:模式识别机器应用研究室和机器学习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的汇报人张露晨分享了个人的学习情况和未来打算,展示了近期的学习与竞赛成果,并总结Matlab的学习经验和应用方面的具体实践,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第三组: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感知研究室小组汇报人张亚美汇报了小组各成员的学习成果,如硬件知识、前端知识、Matlab语言和六级词汇等,以及一些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生工作经验分享等。同学们从她的经历分享中感触良多。
第四组:可信计算与系统结构研究室和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研究室汇报人严征介绍了数据处理的学习内容,包括基于pandas库中Excel表单处理以及SQL中复杂数据分析与操作优化。此外,团队学习并实践了用于半监督分类的伪标签开发和标记严重受限基于图的半监督分类算法--SimPLE,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第五组:普适计算与安全研究室汇报人魏文昊介绍学习大模型、MySQL、Java、嵌入式、离散数学、线性代数等内容,提出并探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同学们思考如何不断地调整身心以适应紧张的大二学习生活。
第六组:影像技术与交互系统研究室汇报人孙喆汇报了组内各成员的学习方向及成果,如UNet架构的基本原理、AJAX,node.js、Webpack、Git、VUE3基础、Python的基础语法与高级编程、基本的爬虫数据采集与使用和Java学习的不同方向;让同学们在学习方向的选定和规划上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七组:智能软件研究室汇报人余牧介绍了在前后端开发、医学影像处理网络模型方面的学习进度,并详细介绍了一些编程学习方法和近期半年参赛规划。
各小组分享后,刘涛副院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拓展了同学们的思维视角,以赛促学,在各组的学习研究方向上踏实深耕。班主任李志玲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了指导及总结,组内团结协作,组间交流分享,共同成长进步。与会同学们受益匪浅。
此次交流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合作意识。通过各组的经验分享,激发了同学们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兴趣与探索动力。团队间的交流与反馈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提升了整体的学习与讨论氛围,为今后同学间的研究合作打下基础,也激励了同学们更加积极地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挑战。
(文:李志玲、秦志伟;图:黄宇臣;审核: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