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五个到位”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扎实开展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心理问题、学业困难等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就业工作,在部署谋划、政策宣讲、指导服务、精准帮扶、岗位推送方面持续发力,帮助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部署谋划到位。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和专业教师四级帮扶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实施困难毕业生就业“包保制”;出台《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本科生导师帮扶学业困难学生工作办法》《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加强顶层设计,为对困难学生开展就业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政策宣讲到位。学院主动收集汇总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政策信息,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解读,及时解答毕业生提出的各项咨询和诉求;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引导毕业生报考国家“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相关政策宣传,并将教育引导前置到新生入学教中。目前,学院2024届毕业生已有4名学生在春季应征入伍,实现高质量就业。

指导服务到位。学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用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发挥专业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考研就业交流会”,帮助学生共同分析当前就业和考研形势,引导学生在人生重要十字路口做出合适选择;举办创业大讲堂”,邀请优秀校友开展各类主题讲座,打通专业与社会衔接的大门,为学生创造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或实习机会;开展“8+8”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进实验室、进赛事,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

精准帮扶到位。结合学院特殊群体学生具体情况,提前摸排所有毕业学生家庭情况、学业情况、心理状况及个人就业意向,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帮扶,提供修改简历、推荐岗位、考研指导等精准服务,学院领导、系主任、本科生导师、辅导员四个层面联动,切实帮助学生就业。2024届3名身体残疾和其他困难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就业去向。

岗位推送到位。学院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访企拓岗行动,不断挖掘校内资源和校友、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不间断推送优质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主动对接用人单位,发掘企业用人需求,向重点关注学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信息;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和宣讲会,搭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推动重点关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引自“三全六专”工作动态 2024年第5期 总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