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三加三践三提升” “勤”起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模式,结合学院专业特色,赋能社会服务,打造“计算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构建多维协同劳动教育新模式,推动“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真正实现实践育人制度化、载体化、长期化、特色化和实效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党建+志愿服务”,以党性实践构建“计算机+思政实效提升”育人模式。学院党委加强顶层谋划,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引领,将志愿实践作为学院分党校培训班教学活动的必选动作,围绕学院学风建设、学生管理等重点工作,组织全体学生党员参与晚自习检查、寝室安全卫生检查、宿舍搬迁等活动。积极对接芜湖市聋哑职业学院、方村南芜游击队纪念馆等校外基地,指导学生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学院创立双创中心功能型党支部、“一站式”社区功能型党支部,推动学生党员在专业学习、学科竞赛、学风建设以及宿舍新态建设中当好主力军、先锋队、示范者,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践行责任意识,在志愿服务中进一步锻炼和强化党性修养,彰显“计算机+”志愿服务品牌新亮点。

“共建+志愿服务”,以社会实践构建“计算机+专业技能提升”育人范式。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先后与鸠江区清苑社区、镜湖区春江社区、弋江区都宝社区、芜湖市科技馆、芜湖市卷烟厂等校外单位合作共建。学院积极开展“我为社区办实事”系列活动,组织学院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计算机维修、老年智能手机教学、防诈骗知识宣讲、青少年编程知识普及、节假日引导等志愿服务,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取得良好社会效果。通过上述与专业知识紧密相连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强专业运用能力,锤炼专业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我发展。

“劳动+志愿服务”,以课程实践构建“计算机+情感内 核提升”育人体系。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决策部署,开设《数字化时代劳动实践》课程,设置实地劳动模块和校内实践模块,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学院与芜湖金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芜湖红珊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芜湖乐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合作,开展食品加工制作及实验室清洁整理为主体的“劳动+志愿”实践课,组织230余名学生赴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结合假日思政,举办“家校联动促成长,劳动教育正当时”劳动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家务劳动能力提升。通过将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课程“合”起来,进一步涵养劳动精神,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认同与行动自觉。

---引自“三全六专”工作动态 2024年第1期 总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