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切感悟乡土文化魅力,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雨耕勤作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日至5日,走进宿州市泗县,开展一场以“文旅融合赋能”与“科技点亮青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青春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对话乡野,为泗县的振兴蓝图增添了一抹亮色。
探寻红色泗县路,传承革命薪火情
7月2日,实践团队走进泗县西关,以宣讲遵义精神为纽带,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团队成员深入四县的乡村院落、田间地头,通过主题宣讲、故事分享、文艺展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讲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与精神内涵,让“坚定信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红色基因在乡村扎根。
在宣讲过程中,团队创新采用“遵义精神+乡村振兴”案例结合模式,以遵义会议敢为人先的魄力为启发,分享产业发展新思路;以团结奋斗的精神为指引,探讨基层治理新路径。同时,团队联动泗县基层党组织,协助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打造红色文化研学路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人文雅韵启心智,科技之光引未来
7月3-4日,“文化浸润与青春领航日”活动拉开帷幕。实践团队走进泗县博物馆,一件件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文物、一幅幅描绘历史变迁的画卷,系统展现了泗县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队员们穿梭在展馆中,认真聆听讲解,深刻感悟着地方文脉的独特魅力。从古老的陶器到精美的书画,每一处细节都让队员们对泗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青年学子们不仅是参观者,更是科普知识的传播者与科技体验的引导者。他们耐心地为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解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手把手指导操作互动设备,“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讲解而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团队成员物流241邓涵感慨道。科技的种子在泗县科技馆生根发芽,青春的力量也在这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相信这段难忘的实践经历,将成为青年学子们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为科技普及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深入社区护安宁,识骗防诈筑屏障
7月4日-7月5日,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与居民现场对话。“遇到陌生链接到底能不能点?”“孩子突然说学校要交‘补课费’该怎么核实?”在西关社区居民活动室内,一场热气腾腾的反诈讨论会上,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抛出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困惑。这场以“全民反诈 共筑防线”为主题的讨论会,打破传统单向宣讲模式,用“围炉对话”的形式,让反诈知识在思想碰撞中入脑入心。
讨论会特别增设“反诈金点子征集”环节,居民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提出“建立社区反诈互助群”“制作方言版防骗小贴士”等实用建议。社区工作者将这些金点子一一记录,表示后续将纳入反诈宣传方案。“这样的讨论会特别好,大家的真实经历和建议,比单纯听讲座更有用!”居民王女士在会后说道。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反诈讨论会,让社区居民从“被动听”变为“主动议”,真正凝聚起全民反诈的智慧与力量。
(文/图:郁紫萌;预审:赵恒梅,复审:刘海涛;审核:水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