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校地共青团组织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凝聚思想共识、强化行动合力,4月28日下午,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与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在峨桥镇响水涧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团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联学会议”。双方团干部、学院教师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及基层团组织负责人30余人参会,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践交流等形式,探索“团建引领+青春建功”的校地协同发展路径。
深学细悟新思想 筑牢乡村振兴理论根基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赵恒梅领学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她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这要求我们既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也要引导青年人才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她指出,学院团委近年来通过[1+15]校地共建,多次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峨桥镇、高安街道等地调研开展电商助农、文旅规划等实践项目。她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联学为契机,深化‘团组织+高校+地方’合作模式,推动更多青年学子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际动能。”
校地联动强实践 探索乡村振兴创新路径
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副书记胡砚含系统分享了基层团组织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人才引育、生态治理等领域的创新探索,以“三个聚焦”为脉络,生动诠释了共青团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他说:“我们正以‘青春合伙人’模式,推动青年从乡村振兴的‘旁观者’变为‘建设者’‘守护者’。”胡砚含的分享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营销232袁宇表示:“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基层团组织通过‘组织化动员+社会化运作’,引导我们青年大学生将专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效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凝聚共识再出发 共绘乡村振兴青春画卷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纵翠丽对校地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理论共学,建立乡村振兴政策研究联合课题组;二是强化实践共建,围绕直播电商、乡村规划、金融助农等领域打造校地合作示范项目;三是以“学校资源+地方需求”双向对接为突破口,构建“创意-转化-运营”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学院营销协会,为三山经开区村镇提供定制化服务。
据悉,此次联学是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与三山经济开发区团工委共建合作的深化拓展。未来,双方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校地共青团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青春力量。
(文:赵恒梅;图:李曼璐;审核: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