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至30日,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国际会议(2024)在深圳召开。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来自国际工效学协会(以下简称IEA)和多个境外工效学学会组织的领导或代表、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的理事们、人因工程领域知名专家等汇聚一堂,围绕推动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发展、提升智造与工业化水平等展开讨论,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我院人机协作与绩效评价实验室成员操雅琴、丁一、张文刚、沈超、吕伟等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主办、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等承办,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家委员会等单位协办。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会议荣誉主席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会议主席陈善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工程总师、国家卓越工程师陈勇,中国中车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卓越工程师王军,以及IEA前任主席王明扬和José Orlando Gomes、现任主席Andrew Thatcher等专家学者围绕人因工程在重大工程、智能装备、智慧生活与学科发展等作大会主旨报告。
人因工程是因工业化而诞生并随着科技进步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致力于研究人与系统其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最终使系统实现安全、高效、宜人的目标。近20年来,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以及大型飞机、高铁、核电站等国家重大计划和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在人因工程学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理论和技术成果。
据悉,这是首次在国内召开由中国学者主导的人因工程领域国际性学术会议,系统性地向国际同行展示了我国人因工程与智能系统交互的最新成果,同时通过交流加深了人们对国际人因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的认识。我院人机协作与绩效评价实验室成员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人因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推动人因工程学科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吕伟、张文刚;图:会务组;审核:蔡书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