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首页  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应用经济学 专业 (代码: 020200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03-19   动态浏览次数:10

1.本学科简介

应用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等特点。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学科,在整个经济学、经济管理和相关科技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将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经济领域特有的经济学基础理论转化为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制度,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安徽工程大学具有悠久的经济学科办学传统,1993年开设工业外贸专业;2002年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05年获得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得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发展,安徽工程大学经济学学科已建成全国同类院校中学科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校级一流学科。本学科秉承寓教于研,教研相长理念,按照高质量、高水平、国际化学科建设要求,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区域融合创新与竞争力提升、国际贸易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等学科研究方向紧跟国际国内前沿研究动态,大力加强学术研究和学科平台建设,显著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本学科点现有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人文社科基地、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研究平台,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所、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六个院级研究中心。学科点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外国专家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和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项目30余项;承担政府和企业咨询服务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奖、省级科技成果奖及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10余项。

2.培养目标

安徽工程大学应用经济学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宽广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熟练掌握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经济发展规律,领会经济政策精髓,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理论和实践兼备、学术素质高、开拓创新能力强、国际视野广、敢于承担社会责任,能胜任政府职能部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需要的具有卓越经济分析与政策分析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包括:

品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熟悉国家时政方针,了解国际格局变化。

知识结构:牢固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充分了解经济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熟悉经济活动基本流程;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形成兼具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均衡知识结构。

基本能力:把握本学科研究前沿和热点,运用现代经济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经济领域热点问题;迅速检索本学科相关信息、知识,运用多种渠道等快速获取学术研究资源;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开展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相关调查、规划、研究、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理论发展与研究动态,形成持续学术创新能力。

其它:具备一定学术交流能力,能够参加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演讲,展示学术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与交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基本的读、说和写的能力,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3.学制、学习年限及学位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一般不得延长;授予经济学学位;具体根据《安徽工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细则》。

4.主要研究方向

1、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该研究方向以产业转型升级及其适配政策为主线,重点探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产业转型升级动力、梗阻、路径及适配政策等相关问题。

2、区域融合创新与竞争力提升。该研究方向立足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区域竞争力提升为目标,以区域技术、制度创新和融合发展为主线,重点探讨区域竞争力提升中的技术、制度创新的路径、瓶颈和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问题。

3、数字技术应用与价值链升级。该研究方向立足数字化时代背景,以数字技术应用为抓手,以价值链升级攀升为目标,重点探讨价值链升级攀升中数字技术、工具嵌入、融合等相关问题。

5.课程体系、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基本要求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所修的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等。专业选修课课程一般每18学时记1学分。

2)必修环节基本要求

必修环节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学位论文开题及文献阅读综述、中期检查和社会责任与劳动教育等培养环节。

3)学分要求

毕业总学分要求33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18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及必修环节学分设置如下:

必修≥12学分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课

0000011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2

考试

6学分

000000119

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学术)

1

48/2

考试

000000120

实用英语写作(学术)

2

24/1

考试

0000001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1

考试

专业学位课

020205216

习近平经济思想

1

36/2

考试

12学分

020205201

中级微观经济学(双语)

1

36/2

考试

020205202

中级宏观经济学(双语)

2

36/2

考试

020205208

中级计量经济学

2

36/2

考试

020205211

应用统计学

1

36/2

考试

020205204

经济博弈论

2

36/2

考试

 

 

 

 

公共选修课

000000121

跨文化交际

2

16/1

考查

选修≥ 2 学分

000000122

文献阅读与知识图谱

1

16/1

考查

000000123

艺术审美与创作

2

16/1

考查

000000124

应用文写作

2

16/1

考查

000000125

体育(网球国标)

1

16/1

考查

专业选修课

 

020205341

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双语

1

36/2

考查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类课程由各专业开设,为必修。≥ 8学分

020205345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2

16/1

考查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020205346

产业经济学

2

36/2

考试

020205310

产业结构分析

3

36/2

考查

020205343

产业发展政策专题

2

36/2

考查

01201031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3

36/2

考查

012010316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双语)

3

36/2

考查

区域融合创新与竞争力提升

020205336

区域经济学

2

36/2

考查

020205344

区域经济分析方法

2

36/2

考查

020205334

产业集聚与协同创新

2

36/2

考查

01201031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3

36/2

考查

012010316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双语)

3

36/2

考查

数字技术应用与价值链升级

020205347

国际贸易学

2

36/2

考查

020205340

一带一路专题(双语)

2

36/2

考查

020205342

产业国际化与企业走出去专题

3

36/2

考查

01201031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3

36/2

考查

012010316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双语)

3

36/2

考查

补修课程

020205401

西方经济学

1

54/3

考试

由导师指定同等学力、跨专业学生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020205402

政治经济学

1

54/3

考试

课程考核要求:学位课考试;非学位课考试或考查

必修环节

200000101

教学科研实践

1-5

1

考查

5学分

200000102

学术活动

1-5

1

考查

200000103

论文开题

3

0

考查

200000104

论文中期检查

4

0

考查

200000110

社会责任与劳动教育

1-5

3

考查











6.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教学科研实践、学术活动、学位论文开题及文献阅读综述、中期检查和社会责任及劳动教育等培养环节。

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讲座、组织和参与学术讨论、作小型学术报告等,参加全国学术活动1次以上或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5次以上,计1学分。

社会责任与劳动教育由各学院组织认定,共3学分。社会责任参照《安徽工程大学大学生社会责任学分认定标准》执行,劳动教育由各学院制订具体执行方案进行认定,每学年学院组织认定一次。

教学科研实践采取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参与实验与管理、参与科学研究、担任辅导员、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实践活动达到120学时以上,计1学分。

学术活动1学分;社会责任与劳动教育3学分;教学科研实践1学分。

7.学位论文及相关要求

1)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见解,应能反映出作者在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培养目标。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并独立完成1次以上学术交流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结合学位论文任务阅读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相关主要文献不少于6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了解、学习本领域的发展前言,把握该领域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应结合本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选择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的课题,鼓励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应用型课题,在第三学期确定论文选题。

3)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作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环节,应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要求包括如下内容:

课题研究的来源、目的、意义及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概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预期成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创新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等;

研究工作的进度安排,预期研究成果的实施与推广等。

开题报告要在一定范围内答辩。硕士研究生应于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对开题报告的主要要求为:开题报告字数应在5000字左右;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三分之一。经导师审核同意,进行论文开题,并报研究生部备案。

4)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等。

对论文中期检查不合格的,至少进行1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修改,学院重新组织中期检查,对重新检查后仍为不合格者,根据学院分流方案,予以分流,具体分流方向包括转方向、降级、退学等。

5)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进行;

预答辩,主要对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一般不迟于学位论文送审前1个月进行;

毕业答辩,应在研究生通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毕业论文评审并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之后进行,由学院统一组织,具体要求参见我校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规定。

6)毕业要求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学术成果达到《安徽工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修订)》相关规定,毕业论文答辩均通过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8.培养方式与方法

培养方式与方法包括:课程学习、教学科研实践、学位论文、指导方式、必修环节等方面内容。实行全日制教育方式,研究生入学后配备学术导师。在学术导师指导下,确定培养方案,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学术活动,依循培养计划完成计划。此外,学院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学术活动和社会责任与劳动教育机会与平台,学术导师为学生参加学术活动提供一定指导和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