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天地
【“三下乡”系列报道】今夏满硕果,献策于果农—砀山公益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9-07-07   动态浏览次数:620

7月3日,管理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砀山果农公益扶贫团队来到葛集镇,深入了解部分村落果农销售状况及扶贫政策。

走访的过程,团队有幸遇到了有3年扶贫经验的淮北师范大学扶贫团队。在淮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和村支部领导的介绍中,了解到砀山县葛集镇的土地宽广,雨水充足,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黄河故道长年累月的冲刷沿岸的土地,带来了最适合种植果树的沙土地。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砀山县脱贫致富的首要基地。目前砀山县葛集镇毛雷庄果园面积高达6720亩。销售场所是农贸市场,全国各地商贩来到此收集果农的水果。

团队询问了村支部书记扶贫方面的问题,在问及精准扶贫政策时,书记表示:砀山县采取“四个结合”有效举措,积极开展扶贫民生政策宣传,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扶贫民生带来的实惠,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当然,能顺利并有效地实施政策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有关专业人员的帮助下,村民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水果丰收了,收入也比以前可观。另外,电子商务的推广也让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以前卖不出去的梨子桃子现在都能通过电商的销售渠道解决。当然,在电商发展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电商人才的短缺,书记说:“毕竟砀山只是一个小地方,发展空间和待遇都没大城市好,很难留住人才,外边的人才不愿意进来,本地的人才希望出去。”

3日下午,队员们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果农市场,由于电商的营销方式还不能在村民中普及,所以当地果农大部分还是使用传统的销售方式,先用车运到农贸市场,再由水果贩子收购售卖水果。在走访过程中,大家询问果农近几年水果的销售情况,果农表示水果的价钱每年都会不同,年份好的时候价钱好销量也高,但有些年份水果滞销贱卖,不仅价格很低而且会有大量卖不出去,白白浪费掉了。靠这样单一的销售方式确实给果农带来了太多不稳定因素,无法给果农带来较稳定的年收入。团队成员询问了果农是否了解或接触电商销售方式,通过多位果农的叙述,了解到村子里有几户果农已经开始通过电商来销售水果了,效益还不错,但是电商的成本也高,包装、物流和水果保鲜等方面都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同时果农大部分还都是普通的农民,对电商方面的工作也不是很会运营,所以电商模式还不能做到大范围普及。

结束走访后,队员们聚在一起进行了工作总结。当地政府已从事扶贫工作多年,也让果农的生活有了初步的改善,但由于果农基数较多,扶贫工作仍需继续推动深入。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果农普遍是年岁较高的中老年群体,不能够很好的接受和运用现代化的销售方式,而且一年中收入不稳定,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去进行改变,加上当地青年人才较少,不能够给予果农足够的帮助。

通过这一天的走访,队员们对当地的相关情况有了较深的了解。“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后期的工作中,团队会秉承这条理念,亲身前往田地,体验果农的日常工作,运用自己的知识给予果农更多帮助,让扶贫工作有更好的效益。

(文:武圣、潘婷;图:卢劲草;审核:程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