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学院 美术学 专业 (代码: 130400 )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
发布时间:2022-03-28   浏览次数:344


一、本学科、专业简介

美术学主要研究美术学、艺术学、美术史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评论、美术编辑、艺术管理、美术研究与教学等内容。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原安徽机电学院工艺美术系、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成立于1982年,是安徽省艺术设计专业创建最早的院系。为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安徽省设计学类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设计艺术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设计学、美术学两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一个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设计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环境设计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业设计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专业为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动画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2011年获美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艺术设计学省级重点学科优势,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基础、突出特色、提升优势为发展目标进行学科建设,围绕现代绘画研究、徽派建筑美术研究、公共艺术研究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强调美术学科的基础研究,注重传统美术与当代艺术、媒体科技和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学科现有专业教师 15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 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2 人,是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学、科研队伍。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的学术人才。系统掌握美术学学科基础理论和创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系统、扎实的美术学学科基础理论和独立的高水平艺术创作能力,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严谨、踏实的治学作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高层次学术交流能力.

4.具备较为全面的艺术教育素养,毕业后能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位

学制三年;学习年限参照学校研究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

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现代绘画研究

2. 公共艺术研究

3. 徽派建筑美术研究

五、课程体系、必修环节及学分要求

美术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必修环节学分设置表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学分

备注

公共学位课

000000111

英语精读与听力

1

75/2.5

必修≥7学分

学位课总学分上限不超过22学分

000000112

实用英语写作

1

45/1.5

000000114

科技英语阅读

1

30/1

000000113

学术英语

2

45/1.5

00000010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36/2

00000010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2

18/1

专业学位课

130400201

素描形式与语言研究

1

32/2

必修≥10学分

130400202

色彩表现语言研究

1

32/2

130400209

中外美术史

1

32/2

130400211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

32/2

130400212

美术理论与批评

2

32/2

 

 

 

 

公共选修课

000000401

跨文化交际(英语)

2

30/1

所有专业必选

专业选修课

130400317

徽派建筑写生

2

32/2

必修≥12学分

130400318

人物画表现研究

2

32/2

130400319

漆画技法表现

2

32/2

130400320

徽州雕刻艺术研究

2

32/2

130400321

徽派版画语言研究

2

32/2

130400324

综合材料应用研究

2

32/2

1304003325

公共艺术专题研究

2

32/2

130400322

构图与创作

2

32/2

130400323

艺术考察

2

32/2

补修 课程

 

美术基础

1

32/2

由导师指定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学生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装饰艺术与造型

1

32/2

课程考核要求:学位课考试;非学位课考试或考查

必修环节

200000101

教学科研实践

1-5

1

 

200000102

学术活动

1-5

1

 

社会责任

1-6

3

200000103

论文开题及文献阅读综述

3

0

200000104

论文中期检查

4-5

0

 

六、必修环节

教学科研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社会责任 3 学分。

(一)教学科研实践

教学科研实践是提高研究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包括本科专业课、基础课程的讲授、辅导或答疑,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该环节结束后由导师会同考核组写出考核评语,合格记1学分。

(二)学术活动 

每位学生在读期间参加不少于10次艺术、美术学等核心主题的学术讲座,并认真填写学术活动考核表,注明报告时间、地点、报告人、报告课题、报告内容,经导师签字确认,学院审核后交予校研究生部。

(三)社会责任

每位学生在读期间需参加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及文明行为主旨的各类校园创建评优及竞赛评比活动;以认识和了解社会为主旨的社区服务、参观考察、寒假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以“三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服务地方发展为主旨的校外志愿服务活动;以提高文化修养为主旨的征文、演讲、美术、摄影、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评比活动。每学年总计不少于32个小时,计1学分。

七、学位论文及相关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与毕业创作是美术学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论文与美术创作应充分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紧密联系实际,体现开拓创作精神。

(一)论文工作计划和开题报告。

论文工作计划和开题报告一般不迟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研究生应在确定导师后开始文献查阅和科研调查工作。在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撰写开题报告。该报告至少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学术创新、预期目标、存在问题等,并在学院组织的开题报告会上进行陈述,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始论文工作。

(二)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对研究生综合能力、论文与创新工作进度、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检查,按照安徽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相关规定执行。通过者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论文与毕业创作展览

学位论文与毕业创作应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合作研究课题,论文与创作内容应是本人研究部分,有关共同工作和引用他人部分应加以说明。

1论文课题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工作相比应有所创新;论文的基本科学观点、结论和建议,应对社会发展或本门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论文的内容应能反映申请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论文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目录、论文摘要、序言、综述、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总结、参考文献及附录(图纸)等。论文要文字简练、通顺、论据充分,资料和数据正确可靠。论文一般应有3万字左右,中文摘要1000字左右,并写出相应的外文摘要。论文和论文摘要应打印并按校研究生部的统一要求装帧。

学位论文中应包含创作实践内容。创作实践应充分展示学位论文中知识创新的具体应用,体现学位论文理论创新的具体应用和思考。作品以单幅形式出现的,完成一幅,内框短边和长边不少于300cm,长边不大于200cm,以组画形式的,应该不少于3幅,规格尺寸和导师商定。毕业创作展应在第6学期与毕业答辩同期举行,具体参照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创作展的管理规定执行。

八、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在校学习期间,学术成果须至少达到以下8款中的1款,否则不予参加论文答辩。成果以安徽工程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1.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校内导师或联培导师;联培导师为第一作者的,校内导师必须为通讯作者)在二类及以上学术刊物,或以第一作者在三类学术刊物(其中高校学报须为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学报,否则由学校组织2名校外专家对研究论文进行双盲评审鉴定,鉴定结果均为“达到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上公开发表或正式录用(须提供录用证明且经导师签字认可)一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2.由学院教授委员会认定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论文;

3.出版学术专著,或参与学术专著的撰写(3万字以上);

4.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省级前3,国家级前5);

5.以第一发明人(或导师是第一发明人,本人为第二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1项;

6.艺术作品(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7.参加省级汇演(汇展)并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8.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第一完成人)并获得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二)毕业答辩委员会

毕业答辩委员会由美术学及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5-7 人组成(校外专家为答辩委员会主席),考核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答辩是否达到合格水平。

学位申请人的导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三)学位授予

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专业考核与论文答辩均通过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美术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