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国家关于青年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号召,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5日至21日,走进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乡村,调研产业发展
实践团队对汪村镇居民进行了走访调研,与群众围坐一堂,聆听村民们讲述村落的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从古老的传说故事到传统的节日习俗,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村民们还自豪地介绍了村落中的特色建筑和手工艺品,让探访团队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与传承的重要性。而当我们走进农户家中,更是被琳琅满目的绿色特产所吸引,苞芦松作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游客喜爱。泉水鱼则因其生长在清澈见底的山泉水中,肉质鲜美、无泥腥味而闻名遐迩。此外,还有黑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它们都是将汪村镇名声打出去的金字招牌。
参观学习了汪村镇农产品加工基地。在这里,团队成员与当地村干部和农户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当地农产品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实际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同学们就农产品加工技术、工艺流程、产品风味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与农户分享了最新市场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农村农业生产的认识,也增强了用专业技能服务乡村的信心。
随后,团队前往了汪村镇的茶叶种植基地。在这里,同学们参观了茶园,学习了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通过与茶农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茶叶产业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同学们还就茶叶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交流过程中,探访团队还特别关注了村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村民们表示,他们深知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的珍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护村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在调研期间,实践团队还积极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针对农村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通过分发宣传册、口头科普、调查问卷等形式,宣传了食品安全、健康饮食等知识。特别是在夏季食品安全方面,同学们详细讲解了食物变质的原因、微生物防治的方法以及伪劣食品的判别技巧,有效增强了当地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在乡村集市上,同学们为村民提供了医疗报销政策咨询、法律知识普及等服务,帮助村民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团队还探访了当地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温暖和关爱。
党史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2024年7月19日,参观了汪村镇石屋坑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小岭头战斗纪念馆、关英亭、红军医院,并在此地拍摄了一系列照片,以提供后期宣传素材。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汪村镇石屋坑正逐步成为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传承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红色旅游产品,如红色研学游、红色徒步游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实践团队探访当地红军老兵,聆听他们的当兵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英雄事迹与这里的红色文化。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汪村镇石屋坑将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小镇,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学们通过参观展览、聆听讲解等方式,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实践,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实践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坚定了信念。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更多学子走进乡村、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图:李玉婷;审核:王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