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不断线”:人文学院暑期多维活动赋能青春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10

为引导广大青年在假期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5年暑期,人文学院以“九秩薪传启新程·青春聚力建新功”为主题,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暑期活动,全方位为学生假期成长保驾护航,让假期成为青春成长的“第二课堂”。

红色铸魂:筑牢思想根基,传承精神力量

育人“不断线”,首要在于思想引领不缺位。在南陵县何湾镇绿岭村,“绿野仙踪小分队”面向乡村留守儿童开展抗战精神主题宣讲,以“视频学习+互动问答”形式讲述革命先烈事迹,引导孩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徽程传承逐梦志愿服务宣讲队”走进基层一线,用“青言青语”向社区群众、党员、退役军人传递“两弹一星”精神,让精神力量融入烟火日常。此外,学子们还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济南解放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观看《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红色影片,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乡土深耕:扎根大地沃土,助力乡村发展

将成长舞台延伸至田间地头,是育人“不断线”的生动实践。在南陵县工山镇桃园村,青衿逐梦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入户问询、交流访谈,深入了解当地水果种植品种、产量及销售困境,随后联合村委会、商户共同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既帮助村民拓宽销路,也让桃园村的特色水果被更多人知晓;在南陵县河湾镇龙山村,“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通过实地走访、数据采集和案例分析,全面梳理凤丹及中药材产业的种植规模、加工水平、市场销售等全链条发展情况,剖析产业优势与瓶颈,探索“文旅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科技赋能提升产业附加值”的新路径,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为村民铺就就业致富路。

文化浸润:触摸传统根脉,守护文化瑰宝

让文化传承成为假期成长必修课,彰显育人“不断线”的深度内涵。在宣城市广德市邱村镇,“青竹匠心”团队沉浸式体验鱼灯制作技艺,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收集意见,助力当地传统竹编工艺更好适配现代社会需求;在南陵县何湾镇绿岭村,“绿野仙踪小分队”为丰富乡村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精心组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学习剪纸、彩纸叠玫瑰、绘画创作等手工技艺,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法治护航:学用有机结合,播撒法治阳光

把法治教育融入假期生活,是育人“不断线”的重要延伸。在镜湖区社区矫正管理局,法塑新生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矫正中心开放日暨执法司法体验官活动,深入了解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流程,直观感受矫正中心规范化、智慧化建设成果,还围绕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心理矫治、社会适应性帮扶等问题展开交流探索,将所学知识与普法服务结合,用青春智慧为社区矫正对象照亮新生之路;在南陵县河湾镇龙山村,“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通过入户交流、问卷调查,收集村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策划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意识扎根基层。

温情服务:传递社会暖意,践行责任担当

以志愿服务诠释教育温度,让假期成为践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课堂”。在宣城市广德市祠山街道,七彩之云团队、七彩筑梦团队依托广德市“七彩课堂”暑期托管服务项目,为辖区内职工子女提供爱心支教,既解决家长看管难题,也探索出志愿服务与社区教育融合的创新模式;在南陵县何湾镇绿岭村,“岭上春风”志愿服务队通过深度访谈走访村中长者,详细了解绿岭村发展现状及农村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并与村干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推进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工作;在镜湖区大砻坊街道淳良里社区,YOUNG悦动团队聚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高频风险领域,开展安全宣讲进社区活动;在芜湖火车站,暖途青年志愿者服务社每周末开展“和谐花”志愿服务,用耐心引导、贴心帮助传递徽程学子的温情,让每一位旅客感受温暖。

多元成长:丰富假期体验,绘就青春画卷

育人“不断线”,更要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学子们坚持每天运动打卡,在汗水挥洒中收获成长力量,用行动诠释“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壮起来让健康活力成为暑期最亮丽的底色;积极参加2025年“扬帆计划”大学生政务实习,走进基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线锻炼,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上好就业成长“第一课”;走进田间地头,亲身参与播种、除草、采摘等农事劳动,在“勤起来”的过程中,真切体会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多元体验让学子们在假期中锤炼本领、明晰方向,用青春笔触绘就一幅幅生动的成长画卷。

从产业助力的田野阡陌,到文化守护的古村深巷;从温情满溢的服务现场,到知识传递的乡村课堂……人文学院以暑期多维活动为载体,真正实现教育“假期不断线”。学子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实干书写担当,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服务乡村、助力基层发展中实现自我成长与提升。

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深耕假期育人路径,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假期中收获成长,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提升专业能力、厚植家国情怀,让青春在火热的假期生活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赵梦雪、利昕云;图:人文学院学子、利昕云;编辑:利昕云;预审:余本祺;审核: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