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情系留守儿童 践行青春担当​——人文学院“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0   浏览次数:1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624日,人文学院“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赴芜湖市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九秩薪传启新程·青春聚力建新功”主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了解情况 筹备爱心学堂

在龙山村驻村干部赵争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调研团通过入户走访、与村干部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和需求,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筹备开设“暑期爱心学堂”。630日,承载着关怀与希望的龙山村“暑期爱心学堂”正式开课,为当地留守儿童送上一份特殊的暑期礼物。

丰富活动内容 陪伴孩子成长

暑期爱心学堂”以陪伴关怀留守儿童为初衷,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既有暑期作业辅导,也涵盖安全教育、科普宣讲、手工制作和经典诵读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安全宣讲大课堂”设置防溺水、网络安全等小课堂,搭配“小小辩论赛”、“你问我答”等互动形式;“科普宣讲大课堂”设置“趣味普通话”“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等小课堂。手工课上,调研团成员指导孩子们用扭扭棒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花朵,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审美与动手能力;经典诵读课上,调研团成员指导孩子们用稚嫩嗓音吟诵经典诗词,朗朗的诵读声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让经典之美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田。“老师,你们能不能每个假期都来啊!”学堂孙同学的话语,便是对调研团的真挚肯定。

多方关怀暖人心 爱心学堂获肯定

在何湾镇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暑期爱心学堂”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倾情助力。孩子们日常学习所需的笔记本、铅笔、彩笔等文具,酷暑中解暑的矿泉水、添置的衣物,乃至每日精心准备的爱心午餐,各类物资的精准资助为学堂提供了坚实保障,让留守儿童在关爱中安心学习、快乐成长,也让调研团得以更专注地投入教育教学与实践工作。同时,学校各级领导老师多次实地走访看望调研团成员,对调研团深入田间地头、服务乡村振兴的行为给予肯定,鼓励调研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在基层实践中淬炼青春担当。

坚守责任担当 持续贡献力量

调研团成员行管231范乐彩、行管241高洁纷纷表示,基层工作不仅是事务性的执行,更是情怀与责任的践行。在后续实践中,她们将继续在龙山村村委会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持续探索和创新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新模式,兼顾普法宣传、产业调研、民意收集、“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等内容,不断优化和丰富“暑期爱心学堂”的内容与形式,让农村家长们放心工作、安心务农,让孩子们乐享暑假。

未来,“新时代乡村变迁与振兴”调研团将在五年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实践+调研+反馈”模式,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青春力量。

(文:范乐彩、高洁、利昕云;图:范乐彩、高洁、卢敬卫、孙澳、利昕云;编辑:利昕云;预审:余本祺;审核: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