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鸿雁,女,1971年生,江西乐平人,法学硕士,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价值观
主讲课程:
1.本科生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
2.硕士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
科研课题:
1.主持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产业工人社会心态引导研究2023AH040117;
2.主持2019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军人才项SZTJH2019-8-9;
3.主持2015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AHSKY2015D02;
4.主持2012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重点项目: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发展关系研究SK2012A182;
5.主持2008年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自杀预防模式研究2008sk290;
学术论文:
1.在战“疫”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J],安徽日报(理论版),2021-03;
2.现代“功利”思想的哲学反思,江淮论坛,2016(1):94-97.二类;
3.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实用理性还是实践理性,江淮论坛,2015 (2):132-135.二类;
4.王弼哲学中的“本”与“本体”之辩:人与物的两个进路,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4-27.二类;
5.高校教师工资结构及绩效实证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4(1):85-87.第一作者,二类;
6.高校教师学术德性及其培育,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177-180.二类
7.政治传播学视域下的新媒体政治传播管理研究,编辑之友,2013(12):78-80.二类;
8.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解放原理,社会科学辑刊,2013(4):29-32.二类;
9.西迁精神:马克思主义择业观的精神传递及当代价值,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1(6):139-143,通讯作者;
10.农村青年委乡村振兴赋能的路径研究,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大学学报,2022(4):55,通讯作者;
11.善用资源:劳模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建设思路,宿州学院学报2023(2):69-74,通讯作者;
12.以儒家“君子人格”培养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中国教工2024(5),通讯作者;
著作:
德性视阈下的大学文化和传统文化[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主要荣誉:
1.新时代大学生劳模精神培育路径研究,安徽工程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2023年;
2.产出导向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研究,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cgj19;
3.安徽工程大学教学骨干(二档),2022年;
4.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cgj258-2;
5.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cgj0164-7;
6.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与探索,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cgj279-8;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8.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2015.12,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第1);
学术荣誉:
1.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度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