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谋划实践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教师创新研究生教学方式、方法。学院皖江红色文化研究团队开设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红色文化概论》,充分发掘利用芜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方式,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10月25日下午,该课程全体研究生在团队成员孙前梅、鲍琴、李梅景三位老师带领下赴芜湖市档案馆、中共芜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等单位,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宣传科冯晓鹏科长指导此次活动。冯晓鹏引导师生集中观看“建党百年,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芜湖·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资料图片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长江巨埠,皖之中坚——芜湖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展”,并作了耐心细致的讲解。三位指导老师以沉浸式教学的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回顾发生在江城芜湖的党史故事、回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引导他们结合档案材料,探讨课程专题教学的理论问题,思考如何深入挖掘红色档案所蕴含的价值,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看、深入研讨,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勇于革命、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体会到芜湖城市面貌的沧桑巨变,领悟到“长江巨埠,皖中之坚”的魅力。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既了解到芜湖特有的红色历史文化,又查阅到可供学习和研究的丰富而珍贵史料,增加了对红色文化内涵的感性认识。
此前,皖江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教师已经带领同学,在芜湖市烈士陵园开展现场教学,接下来,还计划到王稼祥纪念园、无为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进行实践学习。在开展实践教学前,指导教师要求同学带着问题去研究,带着思考去发现,带着情感去体认,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策略,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本学期的实践教学活动深受同学欢迎。他们认为这种授课方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统一,不仅有助于近距离地了解芜湖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也有助于提升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皖江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未来将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宽教学平台和载体,认真总结现场实践教学经验,不断推进《红色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工作。
(文:张苹;图:孙前梅、张苹;审核:李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