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29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太空探索实验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席、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邹志刚来校考察指导并作学术交流。校党委书记张志宏、副书记苏国红、副校长费为银热情接待邹志刚院士并进行深入交流,感谢邹院士为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邹志刚院士应邀作题为《面向宇宙探索的地外生存与人工光合成》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费为银,人事处、化环学院、材料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报告会由王绍武教授主持。
邹志刚从人类关心的三个基本问题出发,系统梳理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历程和近年来中国太空探索的主要进展,指出原位资源利用技术是地外生命保障体系构建、实现人类地外生存的有效途径,是载人深空探索的核心技术,开创性提出地外人工光合成概念。他从“核心”“原因与需求”“技术路线”“先期空间站实验项目”“面临的巨大挑战”等方面阐述了地外人工光合成技术,介绍了有关人工光合成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先期启动的空间站实验项目时表示实现航天强国梦,任重而道远。他结合心路历程谈成长感悟,提出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谢时代、感谢老师;要抓住机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要转变思路,青春逐流,梦不随波。
提问环节,师生踊跃发言,邹志刚院士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互动频频。
王绍武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他希望全体师生以邹志刚院士为榜样,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同时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文:刘俞枚;图:王孟黎、尚明瑞;审核:冉昆玉、章兵;编辑:蒋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