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数理与金融学院开展“走进蒙城 讲述蒙城”社会实践活动

本网讯 8月中旬,数理与金融学院“走进蒙城 讲述蒙城”团队前往蒙城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得到了蒙城县政府及蒙城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双方前期充分的沟通,制定了调研内容和路线。实践团队成员冒着酷暑,走进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历史遗迹,通过参观和访谈,围绕蒙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底蕴等内容重点开展走访调研。

乡村振兴看发展

蒙城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农产品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团队成员走访了双涧镇阜西村、岳坊镇戴尧村、小辛集乡李大塘村、立仓镇薛庙展宏合作社和三义镇农事服务中心,见证了蒙城县在兴村振兴中“小田变大田”改革和“六位一体”大托管服务模式创新,每个村庄不断谋划符合乡情的特色发展路线。

戴尧村党总支书记戴同阳回忆到,戴尧村本名戴窑村,当年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同企业谈投资、同村民谋发展,戴尧村由经济空壳村转变为全县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窑”之变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帮扶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会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尧村不断发展,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返回家乡共建美好乡村。薛庙村地处低洼、水患频繁,传统种植是水稻、小麦和玉米,收益不高,曾是立仓镇有名的贫困村,村支书周德轩带领全体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稻虾共作”种养模式。见到周书记时,他精神矍铄,带领前去调研的同学来到展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养虾的基础上,现在还发展了莲藕加工、芡实种植、龙虾深加工、黄桃种植等新的发展方向。立仓镇党委书记王振武是安徽工程大学08届校友,他邀请母校在立仓镇设立“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欢迎更多的学弟学妹感受农村的新变化、新发展,也希望大家可以为新农村代言,带动更多人了解创新乡村、美丽乡村。

活力蒙城有体会

近年来,蒙城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在调研中,实践团队分别走访了兴农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福士特服饰两家企业。福士特服饰总经理谢春明带领大家参观了厂房,30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谢春明分享了自己从外出打工、不断进步又返回家乡建设家乡的成长故事,他鼓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珍惜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只要努力总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在兴农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同学们震撼于无土栽培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辣椒“森林”、番茄“树”等新型农业技术,播种生产线、蔬菜水循环控制系统、蔬菜自动化种植系统、自动喷水设备等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使整个园区充满了“科技感”,技术骨干李明自豪地说:“这些无土栽培的蔬菜无农药无污染,目前园区的蔬菜种植技术代表了全国最先进的水平,通过环控系统,精密调节温度、湿度、肥料,蔬菜能时刻保持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四季都是收获季,番茄最高可以采摘23代”。听完技术人员的讲解,团队成员胡志红说:“从小在农村长大,看到的都是传统农业,第一次看到科技兴农的伟大,很震撼也很自豪,希望自己以后也可以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做贡献”。

寻庄悟道长才干

蒙城始建于殷商,是先哲庄子和孔子“七十二贤”之一陈亢的故里,在庄子祠和蒙城博物馆,跟随讲解员的讲述,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庄子精神和蒙城历史,一幅幅古蒙城人辛勤劳作的画面如幻灯片般如影播放,蒙城精神代代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蒙城人朴实拼搏的精神,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了当地人的历史自豪感。团队成员王梦洁说:“作为一名蒙城孩子,很感激能有这次社会实践的机会,能够更加深入了解蒙城,感知蒙城的精神力量,今后会更加爱家乡,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服务家乡,建设家乡,自己也要更加努力,在大学锤炼、锻造,成为一个对家乡对社会有益的人”。

 

期间,蒙城县政府副县长杜丹丹、校团委书记郭广春、学院党委副书记何志恒一道看望了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勉励大家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把“小我”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团队成员对蒙城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团队后期将整理相关的影像资料,通过系列视频的方式分享社会实践的收获,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蒙城。

(文/图:团队成员;审核:何志恒;编辑:郑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