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增强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1月19日下午,由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城东分校(简称“城东分校”)、安徽工程大学知联会共同发起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座谈会在城东分校召开。城东分校校长陆海洲、副校长汪国柱、副校长陈配友、副校长车文胜、副校长袁自全、教务正/副主任、科创工作室负责人、思创班班主任,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兼校知联会秘书长刘涛、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兼校知联会副秘书长朱贤东、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葛飞,以及各学院参与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2021秋季学期科普讲座的教师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师大附外城东校区教务主任王文老师主持。
陆海洲对参与本次座谈会的老师表示了欢迎,对我校支持城东分校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表示了由衷感谢,并向大家介绍了城东分校的办学历史、理念及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情况。汪国柱介绍了与我校艺术学院开展党支部共建,以及在国家“双减背景”下高校协助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及美育教育等合作模式方面做的相关探索。校区的各位领导对我校响应“明日行知 青悦课堂”大学生志愿者课后服务项目,推荐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参加课后服务工作,协助学校开展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践创新等一系列特色课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我校给予更多的支持来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双减”要求。
刘涛介绍了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大学生创新教育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有特色的成果,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双创大讲堂系列报告、AI科创节、各科技社团特色创新活动、竞赛项目培育、举办各种科技竞赛等;针对目前部分中小学反映的在科创、信息学方面师资、课程等方面问题,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也正在积极组织相关老师将部分课程成果进行转化,帮助中小学提升科创教育水平,建设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他表示,我校知联会一直以科技服务为宗旨,与多个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双减”工程的实施,为知联会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带来了契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是科技界与教育界融合发展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校知联会将根据城东校区科创的实际需求,继续支持其开展高质量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缓解当前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中部分问题,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次交流会进一步促进了两校合作,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至2035年)》中关于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的一次具体行动。
朱贤东、葛飞分别介绍了化环与生食学院的科研情况、实验室与能够开放供青少年科创教育的科普资源,并表示积极支持城东分校的创新活动。城东分校科创工作室负责人汪东生老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修宇老师分别介绍了本学期科创活动组织与开展情况;参与本学期科普讲座的教师分别就课程讲授、课堂效果进行了反馈,大家一致感受到了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及对参与科创活动的热情;双方就如何进一步对接资源推动青少年开展科创教育活动和下学期科创活动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修宇;图:胡仓兵:审核:刘涛;编辑:杜晓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