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柳,清明寄相思。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幼儿对清明节民俗的认知,在家委会成员的积极筹备下,3月21日上午,校附幼小班孩子、家长和老师们前往雕塑公园开展“清明踏青·快乐成长”主题活动。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亲子手工、趣味游戏与自然探索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春日生机与传统魅力。
探寻清明文化,传承民俗记忆
活动伊始,老师们以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述清明节的由来与历史意义,当提到“踏青”“放风筝”等传统活动时,孩子们兴奋不已,对即将体验的实践环节充满期待。随后,稚嫩童声在草坪上响起——全体幼儿集体朗诵《咏柳》《村居》等经典诗词,清脆的声线与春风应和,仿佛为春日美景配上了灵动的背景音乐。

巧手制春意,亲子共协作
在亲子手工环节,家长与孩子们围坐在草坪上,共同创作清明主题作品。一件件充满童趣的手工作品不仅展现了亲子默契,更让传统文化以可触可感的形式扎根童心。小一班张籽聪家长感慨:“和孩子席地而坐一起做手工真的很有意义。”

趣味游戏燃热情,春日欢笑满草坪
亲子游戏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火车过山洞”游戏中,家长们手拉彩带围成“山洞”,孩子们化身“小火车”穿梭其间,欢呼声此起彼伏;“欢乐彩虹伞”则通过起伏、旋转等协作玩法,让孩子们在彩虹般的穹顶下感受团队协作的乐趣。教师强梦婷说:“游戏中的身体接触与协作,让家长和孩子间的情感交流更加自然。”

纸鸢乘东风,童趣伴成长
活动尾声,家长与孩子们手持风筝奔向雕塑公园大草坪。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蓝天翱翔,小二班汪培林家长与孩子合力调整风筝线角度,他笑道:“平时工作忙,今天和孩子一起追着风筝跑,感觉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踏青、诵诗、手工中沉浸式体验清明文化,更通过亲子互动与自然探索,架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园长汪杨表示:“今后希望家长们能配合幼儿园继续探索‘节气+实践’的教育新模式,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文:赵恒梅、强梦婷;图:小班老师;审核:汪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