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双创”】数学教学中心教师党支部:党建领航育英才 三维聚力促发展

本网讯 数理与金融学院数学教学中心教师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育人、发展、服务三大主线,健全三融合党建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聚焦育人主业,构建协同育人生态

支部充分发挥全校数学教学兼具理论深度、实践导向与学科交叉的特色,始终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工作方向,从基础课程优化、特色课程开发到教学资源整合,系统地将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阶段,通过组建党员教学团队、开展党建与教学融合研讨等行动,把党建引领实效贯穿人才培育全流程,为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与育人成效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课程体系,厚植育人根基党员教师牵头编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教材,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成立专项团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学文化与数学家精神融入课堂,建成课程思政案例库及统一教学PPT。近两年,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5项、一流课程1门,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育人实效通过政治理论集中学习、专家宣讲等形式筑牢思想根基,依托青蓝结对”“教学沙龙提升青年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获评安徽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打造数学文化展”“理说论坛等平台,邀请名师学者分享学科前沿与竞赛经验,设置教学班学习群提供实时答疑,营造个性化育人氛围。以赛赋能成长,强化思维培养组建竞赛导师团队,将数学方法与创新实践融入学科竞赛。通过魔方、数独等趣味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举办“三行情数等文体活动深化知识理解。依托数学建模协会成立训练营,组织芜湖高校联赛等赛事,指导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斩获佳绩,近年来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17项、二三等奖116项。


锚定学科发展,激活创新驱动引擎

支部紧扣学院中心工作,充分立足学科发展实际,以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为关键抓手,将党建引领作用贯穿学科建设各环节,为科研创新突破、学科影响力提升及产学研协同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切实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科高质量发展凝聚发展共识,明晰建设方向开展我为系统科学谋发展献良策等活动,组织党员进宿舍宣讲理论,从思想认识与专业层面发挥引领作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博士点申报核心工作,保障任务有序推进;支部党员全员参与承办第八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等3场学术会议,显著提升学科知名度与影响力。强化团队建设,赋能科研创新结合教师学科方向凝练2个科研团队,常态化开展研讨交流。邀请专家开展专题报告15场,指导国家基金申报3次,获纵向科研经费27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深化产学研融合,近两年与企业达成横向合作8项,形成科研与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永葆服务初心,拓展惠民利民路径

支部以“一七〇五”党建品牌为核心抓手,紧密聚焦师生成长需求与社会服务诉求,积极践行服务宗旨。将服务理念融入育人与实践各环节,切实把党建品牌效能转化为服务师生、奉献社会的实际成果。

筑牢育人阵地,提升服务效能依托支部1705工作室打造数学文化导航团,围绕三全六专育人实践要求,拍摄教学视频200余条,建成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展定点答疑100余小时、数学文化宣传3场、水平测试1场,目前正在搭建试用线上辅导平台,“一七〇五”团队获评2024年度校教职工十佳志愿服务团队。深化结对共建,促进协同发展与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六郎镇政和村党委结对,通过开展联学共建、数智助农调研、反诈宣传等活动,深化校地协同,在实践中增进党员教师对社情省情的认识,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践行社会责任,彰显党员担当支部党员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考研数学答疑;深入研究高考志愿填报,义务为百余名高考生提供指导,将学术专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效能。

              (文:严志丹、范夏勋;图:梁勇、数学教学中心教师党支部;编辑:蒋梦萍;预审:查桂义;审核:王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