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的爱心传递 我校学子捐献造血干细胞

本网讯 日前,机制236班一个名叫许斐然的同学默默地“干了一件大事”。历时5个小时,他用134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拯救了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为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火种”。

刚上大一,在一次偶然的献血活动中,许斐然了解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他毅然决然地在捐赠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他悄无声息地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志愿者。当问及有没有人知道这事的时候,他腼腆地说:“这是个小事,不值当说。而且抽外周血入库,也就是在献血的时候顺手再抽一点,一点也不费事……”

2025年寒假期间,一个来自阜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再次唤起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冲动”:样本匹配的概率非常之小,自己很有可能是患者唯一的希望,这种低概率的事,如果遇到了,那就是跟自己有缘。当问及有无犹豫的时候,他害羞地摇了摇头,“家人尊重且支持我的决定,能用自己的一点力量,为社会、为一个新的生命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都觉得很有意义”。

3月27日,许斐然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崭新的生命、拯救了一个几近绝望的家庭。捐献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息,他又悄无声息地回到学校,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没必要到处说。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事情,我依然会这样选择。希望有更多的人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来,让世界充满更多的爱。”许斐然笑着说。

(文:范夏勋、赵成婧;审核:秦广虎、查桂义;编辑:蒋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