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参与社会主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在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劳动教育类必修课程。
5月11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组织物联网20级1/2班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主题为“‘粽’情迎端午,劳动获真知”。劳动课程开始,副院长刘涛为大家介绍了劳动课的意义、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具体安排与要求等。她表示,学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能力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学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今天的课程是劳动教育的一次实践,目的是在今年的端午节前让同学们学会包粽子。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在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之外,切实经历动手实践、接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她向学校五食堂员工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要求同学们活动结束时一定要把卫生打扫干净、把食堂物品清洗干净并归位。学院章平、范莉莉、张丽平、鲍广喜、皇苏斌5名教师全程进行指导,辅导员魏晓飞负责组织活动,另外聘请到外国语学院教师王宝珠、电气学院教师韩超参与实践指导。包粽子环节,师生共同参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发挥自己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将粽子包好,交给餐厅厨师上笼屉蒸煮。现场氛围热烈,其乐融融,一片浓浓情意在飘香的爱心粽里,同学们切身体验了从简单劳动到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体会到了平凡劳动中的伟大,纷纷表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吾辈将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娱乐活动陪伴同学们一起等待粽子煮熟,《陪你度过漫长岁月》独具韵味,高昂空透的嗓音搭上轻扬的旋律为接下来的才艺展示开了一个好头;舞蹈《听我说谢谢你》、歌曲《下山》以活泼的形式,引来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现场充满着欢声笑语。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一贯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此次劳动教育实践的成功开展,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勤于劳动、善于劳动、乐于劳动、勇于创造,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文:魏晓飞、刘塍义、赵立冬;图:物联网201、202班;审核:刘涛;编辑:杜晓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