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偶像”大学生访谈二:忆军中往事,看灿烂明天

“校园偶像”

 大学生访谈二:

忆军中往事,看灿烂明天

                                  ——采访退役复学学生代表  赵汝雪

午后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洗去了每个人心头的烦躁,给安工程增添了别样的美丽。初见赵汝雪就被她灿烂的笑容吸引,留着短发,大方干练,谈吐之间没有一丝拘谨。

通信132的赵汝雪在大二结束时选择了入伍当兵。完成全面的体检,赵汝雪来到了北京,初到新兵训练营,第一眼见到的是门口两排欢迎的队伍,敲锣打鼓,庆贺她们的到来,就这样,她成了懵懂新兵中的一员。

(左一为赵汝雪)

军旗飘扬,见证着她的成长

军队里,严谨的纪律观念必不可少。见到班长排长要主动问候,她回忆有一次许多人没有做到这点,集体被罚,这让新兵们懂得礼貌的重要性。“回想起来,那些日子虽苦些,但很充实。”赵汝雪微笑着说。

赵汝雪告诉记者,新兵第一年部队训练分三项:队列训练,训练的是大家的团结精神,更能够加深战友之间的感情;整理内务,增强了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强调了军队中的纪律严明;体能测试三公里,则是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更多地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在那么多次的训练中,辛苦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部队的要求很严格,每个人都不敢有一丝懈怠,所以大家都愈加坚强,也愈加努力。在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下,赵汝雪先后获得“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和“优秀士兵”的荣誉称号。

战友情,巾帼热血女儿郎

新兵训练结束,就下到老连队开始了真正的军队生活,每天的生活都很规律。晨起早操,白天训练,晚上七点收看新闻,学习条令,按时就寝,日子很平淡也不乏新意。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打靶回途的经历,北京的冬天,风寒得刺骨,同战友们在靶场打了一天的靶,回单位的时候,已是黄昏,经过一座山峰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首《打靶归来》,周围空旷无物,漫山遍野都回荡着嘹亮的歌声,‘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当时,满心的全是对军队,对战友的眷恋之情。”谈到这里,她的眼中仿佛蒙了层水雾一般。“军队里,最亲的是战友,分别的时候,最割舍不下的也便是那份战友情谊。15年总站的迎新晚会,我排了一支舞——《We are 伐木累》,为了留住这份深情厚谊,也为了让所有战友留做纪念。”赵汝雪如是说。

那些经历,永恒的财富

当问及部队的经历对她的影响时,她告诉记者,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思想上的转变,变得更加成熟,学会了自立自强。从独自一人办理入伍手续开始,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学着去做,以前许多事情都先征求父母的意见,现在更多的是自己独立完成,如她所说“很多事,你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该怎么做”;在军队的经历,让她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明白时光易逝,应该把握好时间,努力提升自己。

对于身边有打算入伍的同学,她谈了自己的看法,“不要把参军当做一件功利化的事情,到了部队就会发现,当兵更多的是去尽义务,为人民服务。”同时,对大一的学弟学妹们,她提到,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每一天,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谈到自己的未来,她表示首先要想着活好当下,不萎靡,不颓废,享受大学这段自由充实的时光,并且希望以后能有平淡安稳的幸福生活。

(文:《学生工作》编辑部:胡玲燕、张小晴、郑壮壮、谢思源;图:赵汝雪;审核:胡家增;编辑: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