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纺织工程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纺纱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线下会议暨‘纺纱学’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郁崇文,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新宾,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倪阳生,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凤权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33所纺织类高校和企业的7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纺织服装学院负责人参会。开幕式由东华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纺织工程分教执委主任王新厚主持。
在开幕式上,凤权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在纺织教育领域的办学特色和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果。随后,马新宾通过线上方式发表致辞,倪阳生、郁崇文先后致辞,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虚拟教研室建设对纺织教育教学的革新意义,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纺织专业教学的前沿实践,并就纺织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围绕“虚拟教研室建设”“AI赋能教学”“纺纱技术与装备的新发展”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郁崇文教授作《抓好教育数字化,促进智慧课程建设》专题报告,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智慧课程建设的关键路径;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旭东教授分享了东华大学在AI启智赋能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实践;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常务副院长刘雍教授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了智能纺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王富军教授聚焦纺织专业课程体系与思政建设的融合,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倪敬达展望了智能纺织时代纺纱新技术与新装备的发展趋势。内蒙古工业大学王利平教授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提出纺纱学课程一体化设计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思路。
此外,中国纺织出版社总编孔会云分享了数字教材建设的实践经验;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夏治刚教授阐述了新智驱动下纺纱新材料与先进加工课程体系的创新探索。烟台南山学院高晓艳副教授、青岛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邢明杰教授和青岛大学辛玉军教授分别从智慧课程教学实践、新型纺纱教学方法和智慧纺纱教材建设等角度贡献了宝贵见解。安徽工程大学储长流教授以“基于问题驱动、能力导向的多维度目标《纺纱学》示范课程建设”为题,展示了我校在纺纱教学中的创新实践。
会议期间,参会嘉宾参观了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实验室和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小陶村——“大学小镇”示范村,实地了解学院在纺纱实践教学、纺纱虚拟仿真实验及新材料研发等方面的成果,体验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与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果。
本次会议为全国纺织教育工作者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为纺织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进一步推动了虚拟教研室建设与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为纺织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做出新贡献。
(文/图:孙妍妍;编辑:孙妍妍;预审:陶旭晨;审核:李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