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31日,由芜湖市科协主办,芜湖科技馆和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联合承办的“科普研学·智趣芜湖”筑梦探索之旅芜湖市科普研学行走进安徽工程大学系列活动顺利开展,来自芜湖市的四十余名小学生走进大学校园,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学习,开启了一场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纺织文化探索之旅。

千年技艺触手可及,传统纺织焕发新生
上午9时,活动于“穿一梭彩霞,织一代芳华”环节中正式拉开序幕。在赵芷芪、韩伦、孙妍妍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芜湖浆染工作室与古代服饰研究中心,亲手操作传统纺织器械,感受经纬交织的奥秘,近距离观摩了曲裾深衣从秦汉到明清的珍贵服饰复原件,通过衣物纹样与细节设计,体会古人智慧与艺术追求。
前沿科技震撼亮相,纺织领域突破想象
学院展厅内,一场科技与艺术的交融正在上演。储长流老师的“变色隐身纺织科技”讲座将军事伪装技术与电磁屏蔽织物结合,揭示了现代战场“看不见的科技博弈”;科技馆带来的科普剧《我们去火星》则通过ACF人工软骨材料、纳米气凝胶等趣味实验,生动展示火星服如何应对极寒与辐射,孩子们在互动中理解了纳米气凝胶的隔热原理;在“览一室新潮,晓万象经纬”环节,激光三维量体技术将人体数据瞬间转化为数字模型,演绎“量体裁衣”的现代进化。
研学总结收获丰,科学种子已播撒
此次研学行通过“手工实践+科技展演+文化创想”的多维设计,从传统浆染到火星服设计,孩子们在一天内跨越了纺织文明的千年历程,这种立体化的科普模式不仅让小学生们近距离触摸纺织科学的脉搏,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创新与传承的种子。
据悉,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坚持推动“课程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近三年来,学院“行走的课程思政”师生公益团队已先后开展各类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四十余场,集价值引领、文化传承与专业科普为一体,探索拓展工科专业培养外延,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走深走实,相关事迹先后被人民网、学习强国、安徽日报等报道。
(文/图:孙妍妍;编辑:蒋梦萍;预审:查桂义;审核:王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