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果巡礼之学科建设篇】学科龙头奋力舞 内涵发展稳中进

【编者按】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启之际,回望过去的5年,全体师生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合作、国际交流、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做好5年成就的宣传,校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与质量评估处联合推出“‘十三五’成果巡礼”专题,回顾总结近5年来学校砥砺前行的发展足迹,以此激励广大师生员工扬帆再起航。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政正确领导下,在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学校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优化学科布局,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稳步提升。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高质量学科建设。学校召开学科科研人才会议,构建学科、科研、人才联动发展机制,协同推进学科与科研人才建设工作;遴选出I类高峰学科3个、II高峰学科3个、高原学科5个、培育学科10个共21个校级一流学科,建构出“三层九类”建设体系,稳步推进学科分层分类建设。“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安徽省级重大学科建设项目,于2019年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2018年,我校“设计学”学科获批省级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美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上榜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2019年,学校获批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超前实现校第二次党代会第一步目标。

优化硕士点结构,强化学位点评估。“十三五”期间,通过学位点调整,学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16个,专业学位类别达到10个,此外,学校申请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工商管理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已通过省学位委员会推荐。机械工程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化学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等3个专业学位类别参加专项评估,通过率均为100%。

狠抓实践教学,做精做强导师队伍。扎实推进导师队伍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强化导师培养研究生第一责任人职责,将立德树人作为导师遴选的首要标准,开展导师培训,不断提升导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截至目前,学校共累计聘任硕士研究生导师787人次,其中学术学位硕导376人次,专业学位硕导411人次。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中55%为校外实践基地导师。建立167个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近5年,我校研究生共发表二类以上学术论文320余篇,获授权专利170余项。研究生学位授予率100%,其中一次学位授予率达97%。研究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60余项,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60余项。

人才培养稳中向好,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实效。学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我校16年来研究生教育工作,明确下一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思路,部署我校未来5年研究生教育改革提质重点任务和行动计划,研讨“1+3+2”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的文件,从18个方面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配套实施质量工程,优化导师遴选与管理,修订学位授予细则,出台学位点动态调整与新增办法、研究生联合培养办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强化实践育人,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助力脱贫攻坚,近3年累计遴选900余人次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强化资助育人,构建了涵盖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三助津贴等多元研究生资助体系,实现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全覆盖,近5年规范发放奖各类奖助学金6000余万元。

紧盯招生工作,研究生质量数量双丰收。招生规模逐渐提高,顺利完成报考点工作。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由2015年的740人提升至2020年的2231人。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占总招生人数比由2015年的35%提高到2020年的60%,形成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并重、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达1300人。自2019年我校承担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点以来,连续两年平稳顺利完成平安研考任务,2020年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学校高度重视报考点工作,制定报考点疫情防控方案,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做实做细每个环节。2020年首次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分一志愿和调剂两批次进行复试,率先完成689个招生计划,一本生源313人,占招生总人数45%。

(文:苏霞、查桂义;素材来源:研究生部、宣传部;审核:董金权、刘宏建、孙浩然;编辑:查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