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皖南地域文化外译案例库

发布者:杨会勇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10

讲好“芜湖故事”,培养双语人才

——借力微信平台让学生“学起来”“勤起来”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本案例在我校“三全六专”工作方针指导下,结合芜湖地域文化,通过双语讲述芜湖故事,对公示语进行纠错等方式,培养“四有”双语人才。


一、实施背景

本案例依托翻译硕士教育平台以及本人讲授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推文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团队成员既包括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

运作流程:采集——撰稿——编辑——录音——教师审校——学院领导终审——发布推文。

运作原则:整个项目坚持“以科研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坚持原创、文笔通畅、编排精美、实地考察、图片真实、标点得当、注释规范。

公众号特别邀请芜湖市书法家王宏题写刊名。


  1. 主要目标

项目设立了两个微信公众平台:《芜湖故事WuhuStory》微信平台,双语推介芜湖历史文化;《啄木鸟Woodpecker》,专注于对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纠错。

本项目旨在通过真实项目实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双语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实施过程/典型做法

(一)《芜湖故事WuhuStory

1.精选故事主题,体现城市厚度。《芜湖故事》创立于2021年,目前已经发布15期。分别讲述了干将铸剑、鸠兹的故事、蛟矶庙(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的故事)、潘玉良、老海关、芜湖米市、芜湖铁画、中江塔与青弋江等故事。这些主题都经过精心选择,体现城市文化的底蕴与厚度。


2.深挖故事内涵,厚植家国情怀。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不是介绍美景,而是注重挖掘故事背后的深意。《芜湖故事》第一篇是“干将铸剑在神山”,为什么把这个作为开篇之作,是因为我们学校就坐落在神山脚下。神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这是干将莫邪铸剑的地方,铸剑体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他们是当时最好的铸剑大师,国王都找他们来铸剑,莫邪把头发剪下来投入火炉,锻铁成钢,又体现一种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恰是工科院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


我们写镜湖,也不是写镜湖的美景,而是写南宋状元张孝祥的故事。张孝祥因主张抗金被罢官回到家乡芜湖,看到江边的百姓高处的田地遭受旱灾,低处的田地遭水灾,他就把家里的良田百亩捐献出来,挖成蓄水池,造福百姓,后命名为“陶塘”,效仿陶渊明的低调。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所以我们的题目叫“镜湖波如月,殷殷赤子心”。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学生,我们为什么会投入这么大精力来写“芜湖故事”?是因为我们也和张孝祥一样,也对家乡怀有一份深情。我们在这里学习、工作,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3.匠心雕琢文字,提升双语能力。除了深挖故事背后的含义,我们还十分注重文字的质量。每一篇文章都拟定了精彩的中文题目,英文翻译也同样追求尽善尽美。比如周瑜的故事取名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属周郎”,英文则译成“China’s Alexander”,把周瑜比作古希腊的军事将领亚历山大大帝。因为二人都是著名的军事将领,又都英年早逝,周瑜是36岁去世,亚历山大是32岁。这种创译的方法更能消除外国读者的陌生感,同时也是对学生翻译水平的训练。

以下是已推出的15篇文章的中英文题目:


(二)《啄木鸟Woodpecker》微信平台

《啄木鸟》专注于公示语翻译纠错,提升城市文明度。

1.啄木鸟头像由中国美术学生的学生设计,汉字特别邀请了中国外文局的老师友情题写。

2.《啄木鸟》平台创办于2022520日。短小精悍,更新频率快,目前已经发布30期,主要是由本科生同学在运作。

3.推文要求是尽量真实拍摄的图片,因而产生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每个团队成员都变成“啄木鸟”,走到哪都会盯着人家的标牌看一会,看看有没有英文,有没有翻译错误,从而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四、实际成果、成效

(一)助力教师成长

本人获批“鸠江区十大委员工作室”、被评为“2022年度区政协履职优秀”;撰写的提案“讲好鸠江故事,推动文化外宣”遴选为八届二次区政协大会书面发言。此外,获得“校级二档教学骨干”“省级优秀示范课”“省级线下课程”“省级线上优秀课堂”“校级专业学位案例库”等荣誉。


(二)团队学生成长:

获批省级大创项目《芜湖文化外宣翻译实践与创新研究》(2022);1人被推荐为安徽省级高校优秀毕业生(研究生); 1人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毕业论文;1人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译文。此外,在高水平赛事获得突破,1人获“中华儒易杯”国际翻译大赛二等奖,1人获“韩素音翻译大赛”三等奖。


五、启示

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微信平台的项目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双语能力、团队精神、创造力、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真正让学生 “学起来”,“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