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记数理学院吴小太老师

发布时间:
2018-03-30
发布人:
张辉
浏览量:
1201

吴小太,这个名字在我们学校很多人都不一定熟悉,见到他时第一印象是年轻、阳光、精干。他是数理学院党委委员、统计系主任,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教坛新秀”,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随机系统控制学组委员,201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自2006年来学校数理学院工作,牢记“三尺讲台”的神圣使命,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担负着大量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坚持利用科研带动教学、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带进课堂呈现给学生。

潜心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他从上学起就十分崇拜教师,高中毕业被师范院校录取,经过四年的努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006年硕士毕业义无反顾的来到安徽工程大学应聘教师岗位,由于其出色的面试表现,最终成为数理学院一名教师。工作开始,学院安排吴老师跟着学院的老教师后面助课、听课,学习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在学院老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吴老师迅速站稳了讲台。每次上课前,他都花费很多的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认真备课,力争在上课中将书本上的知识点讲清、讲透,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他会静下心来细心解答,一直到学生弄懂为止。在多年的教学中,他对教师的含义也有更深刻地认识,由知识、情感、理想、信念汇成的“三尺讲台”是神圣的,为此他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学校2007年举办的青年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荣获校一等奖。在随后的教学,他发现教学中仅具有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是不够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他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

在克服小孩小,经济压力大等情况下,他开始积极做好博士研究生的报考准备工作,2009年成功的成为东华大学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生,跟随闫理坦教授学习随机分析,尝试将随机分析应用到控制理论中。并于2012年博士毕业回到学校重新走上了那熟悉的讲台,经过了几年系统地学习,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对学科前沿的把握。这也使得他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进一步地提升, 2014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秀”,在2015年,他分别参加了安徽省首届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竞赛与安徽省高校第二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并分别获得了一等奖与三等奖的好成绩。同年,还获得了校首届“鑫龙”奖教金。

满怀热忱,专注提升科研能力

在读博士期间,吴老师考虑到安徽工程大学的工科背景,思考怎样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融入到学校的大背景下。科研是教师保证自己活跃在学科前沿,很好地把握学科前沿方向的工具。在与导师深入讨论后,他选择了将随机分析与控制理论相结合,将随机系统控制作为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2012年博士毕业回校工作以后,由于数理学院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在完成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科研。利用课余时间来继续自己的研究方向。

2014年,学校为首次为青年教师提供出国研修的机会。吴老师积极报名并成功入选了学校首批到美国桥港大学的研修团。他非常珍惜学校提供的研究机会,在美国研修期间,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撰写,并完成了一篇科研论文的撰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于2015年成功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并且撰写的论文也被《Automatica》杂志接受,并于2018年入选了ESI数据库的1%高被引论文,为此获得了学校很高的奖励。截止到目前,他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与《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控制理论权威期刊及其他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他的科研成果对学校相关学科的支撑,提升学校的影响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吴老师看来,他只是校园里青年教师中的普通一员,他的成长经历是学校大部分青年教师发展的缩影。他认为自己的成长归功于近年来校院两级在为“青教”成长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学校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他会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力做指引学生们前行的灯塔,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文/图:张辉;审核:水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