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为校“经典悦读”班师生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25   浏览次数:75

为积极落实学校党委“三全六专”育人实践工作,引导学生“正”起来、“学”起来、“乐”起来,4月24日下午,人文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特邀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南京秦淮河文化旅游基金会秘书长、江苏省历史学会理事尹磊来校作题为《成吉思汗大交换—全球史的开端》学术报告。人文学院副院长邹俊参加报告会,校第四期“经典悦读”班全体师生聆听了报告。

尹磊向大家介绍了古印欧人的迁徙演变与蒙古人的关系,从欧亚大陆的两次人类大迁徙、特别是13世纪蒙古人对欧洲的征服开始,介绍了西方人对于蒙古人的最初印象以及蒙古对于欧洲的重塑。他将成吉思汗的征战历史置于世界史的视野中,剖析其对于古代西方和中古中国的意义。整个报告内容深刻,视角新颖,案例丰富详实,语言生动幽默,对大家理解欧亚大陆的文明交流和互鉴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最后,尹磊与在场同学积极互动,解答大家的疑问困惑。一些同学也表示,从报告中受到了深刻启发,今后将通过广泛阅读历史类的经典作品,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力量和营养,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

尹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南京秦淮河文化旅游基金会秘书长,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顾问,江苏省历史学会理事。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大学,2008年至-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EPHE)。通晓英、法语,并能够熟练使用日、西、意、阿拉伯及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资料。2012年起被荐为法国亚洲学会会员。曾获盖蒂基金会博物馆领袖奖、江苏省紫金文化优青、南京市最具影响力留学人员等称号。在《西域研究》《欧亚学刊》《形象史学》《中国文化》等学术刊物和杂志发表论文、书评、译文三十余篇,获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译著有《剑桥世界史》(第五卷)、伯希和《圣武亲征录》等。

(文:席绪洋、徐征;图:孟灿、隋迪:审核:刘军、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