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讲座

发布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207

为认真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淮普法行”活动通知精神,推进法治安徽建设,加强校园普法工作,97日下午,人文学院在1307会议室举办了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的普法讲座。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红星教授、法学系专业教师、法学专业21级学生等参加讲座。讲座由法学系主任杜蓓蕾副教授主持。

报告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要性;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报告重点论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精辟概括了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形成了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报告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因而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历史的必然结论,是立足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法学系主任杜蓓蕾副教授就讲座进行点评。杜蓓蕾表示,报告内容精彩,展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的严密逻辑;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深透,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法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深入分析法治的基本性质、功能作用、价值取向、发展 形态等,展示了鲜明的理论品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的理论贡献。未来将结合“江淮普法行”、“宪法日”等活动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

李红星作了讲话,对讲座进行了肯定,对人文学院结合“江淮普法行”活动举办此次讲座表示感谢。李红星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时代主题,科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体现了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校党委宣传部重视“江淮普法行”活动的宣传与举办,坚持将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普法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校园普法活动。法学专业举办的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讲座,充分展现了法学专业教师团队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历史视角;李红星勉励法学专业的青年学生认真学习、积极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科学体系,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文:邵志超,杜蓓蕾,图:李娜;审核:邓英扣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