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和“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建设工作,提升我省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质量和水平,3月22日,由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教学点授牌仪式及工作协调推进会在宣城召开。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苏国红,宣城市干教办(中共泾县县委党校)常务副主任、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培靖,宣城市教体局“大思政课”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方建福,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月红,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德军,宣城市干教基地办(泾县县委党校)副主任(副校长)周焕辉,宣城市干教基地办(泾县县委党校)现场教学部负责人陈佳骏,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第一批现场教学点负责同志,安徽工程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周海林出席会议。我校组织校第十四期青马班学员与芜湖学院师生9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授牌仪式由刘德军主持。仪式上,苏国红、杨培靖、方建福、吴月红等为20个教学点授牌。

工作协调推进会由苏国红主持。杨培靖致辞,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宣城市教体局报告了2024年的工作和2025年工作计划。与会人员围绕加强教学点的经费投入,根据“大思政课”的要求加强内涵建设、建强专业讲解员队伍,加强校地合作交流,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探讨。

苏国红在会上指出: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建设是安徽省思政课建设的一项战略工程,是推进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的重要抓手。基地的重要载体是教学点,核心是教学点的建设。她强调,一方面,宣城市教体局要统筹协同各方力量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学生的特点、资源的特色来推进20个教学点的内涵建设。另一方面,我校要进一步协同省内14所重点马院加强20个教学点的课程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先导,以沉浸式教学、体验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构建“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线上+线下”实践教学体系,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时,要在主动聆听学生的心声、汇聚学生的智慧、动员学生参与等方面多下功夫。20个教学点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基地建设的要求,加强软硬件和队伍建设。要进一步与全省重点马院的课程建设团队加强协同联动,做好对接与服务工作。基地办公室将根据各个点建设与服务情况,建立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据悉,自2024年基地成立以来,我校作为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工作。3月8日召开了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发布2025年办公室工作要点并面向省内重点马院和相关院校发布了2025年基地实践课程设计项目。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找准工作切入点。接下来,基地办公室将切实推进高校与20个教学点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一批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感受深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精品课程。
(文:季雨亭;图:吴佳彦、宋凯盈;审核:吴月红、刘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