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是安徽省“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立项建设单位、省“四星级”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党支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四个强化”为抓手,不断创新支部建设举措,推动党支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来,支部相继获批省级“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立项、省“四星级”党支部、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1+3”党建共建互促项目、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成员获校级及以上奖励260余人次,包括国家奖学金、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全省“研究生党员标兵”、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安徽省特等奖等,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500余人次。

学思想,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切入点,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领学研讨相结合、自学联学相结合,多举措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主题演讲、学习笔记展示、轮流讲党课等方式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抓特色,强化实践创新。举办“知行”读书会,集中研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2023年已开展4期。开展大学生讲述“红色传家宝”活动,拍摄视频9部、开展地方红色文化故事宣讲51场,相关视频被人民日报人民号等主流媒体报道。成立“研究生理论宣讲团”,致力于红色宣讲志愿服务,已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120余场。搭建“在马传马 学习有我”微党课视频展播平台,在易班网开辟专栏,定期推送支部成员微党课视频。推进支部互促共建,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共过组织生活、共享党建资源,实现工文融合、互促相长。







树典型,强化榜样引领。制定并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优秀学生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细则,开展“入党启蒙教育”,从严发展党员。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帮扶机制,在学习、科研、管理、服务中主动亮出党员身份。凝练“党建+N”融合工作法,建立党支部活动与团支部、班级工作联动机制,团支部书记由优秀党员担任,有效实现党建带团建促班风学风建设,促进全员成长成才。支部1人荣获省“研究生党员标兵”、14人获校院党内先进个人表彰。


讲规范,强化组织保障。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基层党建规章制度,强化监督落实。学院党总支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支部建设,党总支主要负责人直接联系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员任支部书记,每年至少组织支部班子成员集中培训1次,在活动场所、经费等多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有力保障了支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文:裴利萍;图:研究生党支部;审核: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