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7日至28日,长三角高校心理健康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高校第四届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会议以“共建·共享·开放·共生——数智时代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汇聚长三角地区及北京、福建、贵州、陕西等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计400余人。
我校党委书记卢平,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喜亭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安徽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本先教授,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师协会监事长、同济大学陈增堂教授,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何成森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石岭博士,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永教授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主持。
开幕式上,卢平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学校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践中构建“三维三度”心理育人新生态。坚持创新理念之维,“提”育人温度;扩展路径之维,“拓”服务宽度;夯实力量之维,“增”工作效度。他表示,身处“数智时代”,如何有效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心理育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这是重大课题和时代使命,期待凝聚各位专家力量,碰撞智慧火花,为扎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集体智慧与坚实力量。
姚本先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安徽省始终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建强师资队伍,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努力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强国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为己任,以学促研,厚植专业根基;深化协作,构建发展共同体;知行合一,提升育人实效。王永、何成森、陈增堂、石岭分别致辞。
会议以主旨报告和分论坛形式举行。主旨报告会上,马喜亭、庞维国、周宵、胡咏梅、石岭、苏喻分别作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难点分析与实务重点》《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双向关系》《童年创伤后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机制与干预》《实证研究的概念及方法创新》《数智融合下的精神分析实践:基于AI工具链驱动的高效干预、动态评估与伦理安全协同方案》《人工智能赋能校园心理健康》报告。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专兼职咨询师发展两个分论坛上,来自省内外的10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分享交流。期间,举办了两仪心理疗法工作坊和团体心理督导。
闭幕式上,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健致辞,王永总结发言。会议评选出安徽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案例和先进个人。我校金艾裙、杜松涛、李梦菊、程香娟、李梦圆5位老师的案例获评优秀案例,钱圆圆、姚丽2位老师获评先进个人。
(文:钱圆圆、范夏勋;图:蒋梦萍、全媒体中心;编辑:蒋梦萍;预审:查桂义;审核:王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