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党支部坚持以“三抓”为统领,推深做实“三全六专”育人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学院“四融课堂”党建试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开展“教好外国语,讲好中国故事”特色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促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融家国情怀于“第一课堂”,外语教学更有“中国味”
支部坚持“德育智育并行,知识素养并重”教学理念,持续推进“三进”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安徽省课程思政研讨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训会、高等学校《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虚拟教研活动,致力于让外语课堂写满 “中国故事”,充满 “中国味道”。目前,英语课程组已形成“线上先行+课前先行”“线下同行+课中同行”和“课后深省+课外隐行”的课程思政闭环系统,涌现出“安徽省教学名师” “安徽省教坛新秀”“教学名师工作室” “思政教学名师” “校聘教授” 等高水平师资,也涌现出“学雷锋十佳事迹”、校“优秀共产党员”、校“教学骨干”、校“最美教师”等育人楷模,以支部建设促进“盆景”变“风景”。
融传统文化于“第二课堂”,培养“中国故事讲述者”“中国文化传播者”
支部将外语教学改革、个性化人才培养融入“三抓”“三全六专”具体实践,参与实施“四阶双融”口语能力提升计划,在“英语角”常规口语活动基础上,与校团委共建,打造“第二课堂”“英语口语‘学’起来”品牌活动。创办“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口语广场,开展“用英语讲中华文化”“用英语讲中国诗词”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带领学生到生产线上学专业英语。强化“英语+思政”“英语+专业”,协同举办校首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翻译大赛、跨文化能力大赛、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演讲赛、校首届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等多项口语类专业赛事,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百余项。
融职业精神于“企业课堂”,校企协同劳动教育更显专业特色
支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院本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盘活校外育人资源,组织学生去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和语言志愿服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对学生专业学习、创新创业、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指导,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邀请国际招聘CEO作“英语与国际化职场”专题讲座,举办举办多元化升学辅导报告;组织学生走进芜湖塔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体验模拟网络直播,感受直播文化和媒体经济形态;指导学院12名学生志愿者在苏宁环球大酒店,圆满完成为参加奇瑞全球经销商大会的外籍人员为期6天的口译服务,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人生观。
融地方文化于“网络课堂”,专业教师情系“六专”,双语讲述芜湖故事
支部教师依托翻译硕士教育平台及其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创立《芜湖故事WuhuStory》《啄木鸟Woodpecker》微信公众号,前者线上双语推送芜湖地方历史故事,体现芜湖作为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的底蕴与厚度;后者将团队每个成员都打造成“啄木鸟”,对城市生活中出现的公示语翻译错误进行纠错。在两个平台建设基础上,《芜湖文化外宣翻译实践与创新研究》《啄木鸟公示语翻译纠错志愿服务团队的构建》均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学生提升了双语能力,深化了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体验社情民情中“学起来”“勤起来”。该工作案例在校“赛马”活动中获一等奖、“十佳工作案例”。
此外,支部将“社区课堂”作为“教好外国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将跨文化教育融入学院“一站式社区”建设,在学生社区开展德国文化趣谈和英语专业二外德语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文化对比、品鉴,使学生理解和热爱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站位。支部教师与学生“每日有约”深入宿舍共建和谐社区,常态化进楼入室开展学业辅导、论文指导,竞赛分享等,推动教学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一线,提升学生获得感、幸福感。
(文:韩利敏、刘云云;图:英语系支部;审核:董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