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皖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社科普及活动月系列活动

发布者:夏雨清发布时间:2024-10-09浏览次数:10

为加强安徽红色文化的宣传普及,推进学校“三探式”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之际,皖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根据安徽省第20届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月的工作要求,坚持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在9月份集中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月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发挥学科优势,突出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实地探寻红色精神。为深入引导青年大学生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9月11日,研究中心组织学生代表赴安徽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城)开展主题实践研学活动。学生代表一行40余人在广德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六〇三基地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学习革命前辈探索未知、创新进取、爱国奉献的航天精神;在英烈山纪念馆,聆听现场微党课,追思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缅怀烈士们的不朽功绩;在月克冲纪念馆,重温“小三线”的峥嵘岁月,激发大家的爱国热忱,继承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的精神。

组织“开学第一课”,讲述地方红色故事。为帮助大学生了解芜湖地方红色资源,9月12日下午,在新生入学教育周,研究中心特别邀请地方党史专家给安徽工程大学100多名研究生新生代表作了题为《讲好江城故事,谱写江城时代新篇》的报告,推动青年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报告引起在场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新生们通过报告深刻认识芜湖红色文化,深入了解芜湖这座既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又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

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制作红色主题微视频。为利用新媒体传播地方红色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国庆来临前夕,研究中心联合芜湖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芜湖市传媒中心,组织开展《“红”房子的记忆》红色主题系列短视频拍摄活动。该系列视频选取芜湖市具有典型性的红色文化建筑,讲述其背后的感人故事。目前,活动组织方已完成“渡江第一船纪念馆”“胡竺冰故居”“王稼祥纪念园”等专辑的拍摄。

利用烈士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9·30”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缅怀革命烈士,弘扬英烈精神,研究中心组织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赴芜湖市烈士陵园开展志愿管理和扫墓活动,并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默哀致敬、表达缅怀之情。同时,研究中心组织培训大学生宣讲团,长期在芜湖市烈士纪念馆开展义务讲解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皖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是安徽省第六批社科普及基地,也是安徽工程大学首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研究中心高度重视2024年社科普及活动月活动,提前谋划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此次系列活动有效激活地方红色资源,以青年大学生为参与主体,注重社会实践、理论讲授和体验感悟相结合,让青年大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目的,有效地传承了红色基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文:李海涛;图:裴利萍;审核:刘伟)